塗鴉鬼飛踢

塗鴉鬼飛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遠流
作者:畢恆達
出品人:
页数:264
译者:
出版时间:2011-6-1
价格:NT.3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57326793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涂鸦
  • 毕恒达
  • 台湾
  • 艺术
  • 环境心理学
  • 2011
  • 设计
  • 社会
  • 校园
  • 搞笑
  • 青春
  • 漫画
  • 热血
  • 冒险
  • 友情
  • 日常
  • 奇幻
  • 动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自古以來,塗鴉便是「我寫故我在」的一種表現,幾乎每個人都曾以塗鴉抒發心情。舉凡公車椅背的立可白塗寫、廁所的心情留言、到此一遊塗鴉、街頭牆上的簽名噴漆、鋪排花瓣表達情意,甚至「臉書」(Facebook)的留言版都叫「塗鴉牆」!

另一方面,塗鴉也是文化探討的重要議題。街頭塗鴉占據公共空間,呈現塗鴉客對社會的雙重挑戰,他們非經許可挪用公共空間,更要挑戰社會禁忌與主流文化霸權。從紐約、費城、巴西到歐洲各國,塗鴉的功能從原本的劃分地盤、挑戰社會規範、爭取弱勢族群發聲空間,逐漸進入設計、媒體、電影、音樂、舞蹈、服飾等領域,發展成20世紀最重要的藝術運動,創造出國際性的新文化。

《塗鴉鬼飛踢》介紹塗鴉的類別、起源與發展,搭配繽紛多樣的塗鴉照片,帶領讀者認識千奇百怪的塗鴉,介紹街頭塗鴉文化的發展與特色,深入了解塗鴉客表達意見、衝撞主流文化的心理,說明塗鴉藝術的獨特風格及廣泛影響,並有台灣塗鴉高手的現身說法。

如果你很少注意塗鴉,或認為塗鴉只會破壞市容、造成治安惡化,本書能讓你對塗鴉有全新的看法與理解。此後走在街上,你會發現處處充滿意想不到的驚喜與期待!

本書特色

★畢恆達教授致力於研究人類與空間的互動,塗鴉文化是他研究的主要議題之一。

★畢恆達教授傾注十多年功力,第一次將塗鴉的研究成果集結成書,是台灣第一本完整解析塗鴉文化的入門書,呈現塗鴉的多元面貌與驚人創意!

作者简介

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環境心理學研究所博士。

紐約的留學生活裡,身邊同學不是黑人、女人,就是同志、窮人,讓他打開眼界,從邊緣的角度看待世間事物,回台後即投入性別與空間的研究領域,長期關心弱勢族群、環境與心理、性別與兒童等議題。現任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著有《空間就是權力》、《空間就是性別》、《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等書。

目录信息

自序
我愛塗鴉
有點難以想像自己會和塗鴉發生關係。對於在威權教育下存活的小孩,而且是老師眼中的模範生,塗鴉很簡單,就是非法的破壞環境行為。我不曾在課桌椅上寫字,也沒有留下到此一遊的紀錄。1986年到紐約留學,心中想像的紐約是槍聲頻仍的恐怖城市,首次搭乘地鐵看見車廂內烏漆抹黑的簽名塗鴉,只覺一股陰森氣息,讓人不寒而慄。因此搭上橘色的F線地鐵,看見彩色而光亮的車廂,心情就會頓時放鬆而喜悅。
就讀環境心理學博士期間讀了許多相關書籍,從《留名》(Getting Up)一路讀到《地下鐵藝術》(Subway Art),才理解這些簽名塗鴉背後的少年與社會。可惜那時地下鐵塗鴉已不復可見,於是轉向紐約的邊緣追尋,像是東村、哈林與布朗克斯區。建築物大門上的簽名、工地圍籬的海報、牆上的豔麗大作吸引我的目光,走在紐約街頭成為一場充滿驚喜的旅程。此後,塗鴉之旅就成為我的私房導覽行程。
塗鴉大都出現在貧窮、少數族裔聚集之地,這些也正是觀光客、留學生不會造訪的場所。導覽時,我總是故意向街頭的居民搭訕問路,讓朋友知道其實當地人還蠻熱情友善的。可嘆的是,紐約這十幾年來不斷高級化,哈林區正在進行「文藝復興」,有了第一家銀行進駐;過去連白天也少有人去的「字母城市」,如今酒吧、服飾店林立,塗鴉當然也遭掃蕩殆盡。於是,塗鴉從東村移往威廉斯堡(Williamsburg),再往東移至布許維克(Bushwick)。
去年夏天特意到美國,一路從洛杉磯、舊金山,飛到波士頓、紐約拍攝塗鴉。西岸我比較不熟,只能靠網路搜尋塗鴉的蹤跡。事先請教住在那裡的朋友,他們卻從來沒有去過那些地方;我在洛杉磯市中心向郵差詢問塗鴉聚集的地點,他竟然像是聽到購買毒品般,連連搖頭表示附近不會有塗鴉這種東西。這些經驗顯示,街頭塗鴉應該在多數中產市民的日常生活之外,有的話,也是視之為破壞市容的犯罪行為。
我曾經訪談不少民眾什麼是塗鴉?答案一開始總像是發新聞稿,都說塗鴉是一種在牆上任意塗寫的破壞公物行為。他們腦中浮現的是公廁的性塗鴉、公車上的立可白、工地圍籬上的找粗工。你曾經塗過嗎?沒有。請你回想一下,有沒有哪些塗鴉是印象比較深刻的?有啊,記得有些蠻幽默的,讓人會心一笑;有些畫得還蠻漂亮的。可是它們不是非法的嗎?結論是,在他們想像中,是否合法其實是次要的,有幽默感、漂亮,可能就不算破壞公物。這時再問什麼是塗鴉?事情就變得比較複雜了。
《塗鴉鬼飛踢》這本書,是我醞釀期最長的一本書。從留學開始接觸塗鴉,回台後台灣的街頭塗鴉還很罕見。我先在1996年與張老師月刊合作規劃了「發現台灣塗鴉」專題,接著在2000年進行第一個由國科會支持的大眾塗鴉學術研究,2001年出版的《空間就是權力》也有一章〈發現塗鴉〉,寫一本塗鴉專書便一直在計畫之中。2005年進行國科會另一個「台灣街頭塗鴉」研究後,有了本地的經驗資料,就等排除萬難,騰出寫作時間了。
在當前世界性的塗鴉風潮下,除了網站、雜誌的熱絡外,書籍出版也愈來愈多。最大宗仍然是圖片集,基本上以塗鴉照片為主,輔助的文字通常有兩種,一個是找人寫篇導言,一種是塗鴉者的訪談,對於塗鴉的描述與分析有限。主題分類有依都市(如紐約、倫敦、東京、巴塞隆納等)或依塗鴉類型(如噴漆手繪、模版、貼紙等)。塗鴉者如果名氣夠大,也會出版專書,例如Banksy、WK Interact、Shepard Fairey、Dondi等。目前亦有不少書籍是由博士論文改寫而成,論及塗鴉的歷史、藝術風格、都市空間、性別等,議論較為深入。至於大眾塗鴉的書籍就相對少見了,而且大眾塗鴉與街頭塗鴉∕藝術也被視為兩個不同的範疇,很少出現在同一本書中。
塗鴉種類繁多,隨處可見,我希望這本書能讓讀者理解各種塗鴉形式與風格的系譜,一方面將塗鴉放入其社會歷史脈絡中,一方面掌握不同塗鴉之間的關聯;跳脫從「合法與否」的簡化角度來看待塗鴉,反思形塑我們都市空間的各種作用力,探討何謂公共性,從而想像一個更為多元、更具創意的公共空間。
這本書從2010年的7月開始寫作,一直到2011年的3月,幾乎是我這段期間生活的重心。有時因為焦慮而失眠,有時又因為過於興奮而睡不著。在遠流出版公司明雪、心瑩、孜懃、多誠,以及美術設計子欽的支持與幫忙下,總算有了現在大家看到的版本。雖然出書日期延後,但希望等待是值得的。
塗鴉需要眼見為憑,如何獲得塗鴉照片是一大挑戰,尤其本書涵蓋不同時代及國家,而我個人的旅歷有限,必須仰賴許多好友的協助。除了國科會研究案的助理外,親友出國都不忘幫我記錄塗鴉,在國外留學的學生也特別到處逛廁所拍照。特別感謝文龍多次陪我在烈日下一走就是一整天,他也成為塗鴉通了。此外也透過朋友穿針引線,得到美國、巴西友人的協助,提供塗鴉照片給本書使用。比較可惜的是,紐約地下鐵塗鴉的黃金期是1970~80年代,我留學時已經錯過,最後只從友人處得到三張舊照片,無法反映當時塗鴉風格的變遷過程,有點遺憾。
前前後後協助拍攝照片的超過40餘人,特此感謝。他們是Carrie Barnes、Chung Chang、Jeff Hou、Stephan Klein、Julian Liu、Andrea Lynch、Caleb Neelon、ViVi、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五十嵐祐紀子、山治、卡撥、余國信、吳佳盈、但漢晨、林育賢、邱啟新、高穎超、夏瑞媛、郭一勤、畢柳鶯、張婷菀、張婷菡、陳志宇、陳佩馨、陳盈潔、曾啟明、辜旗亮、黃乙軒、黃大奎、黃國豪、黃韻如、楊松翰、葉蔭聰、趙鍵哲、劉可強、潘宇航、謝至德、蘇宣如。此外,塗鴉客ANO、Candy Bird、CHEK、DABS、呂學淵等人,不但提供個人塗鴉大作的照片給本書使用,也擔任推薦人,由衷感激。
最後,這本書能夠得到蕭青陽、馮光遠、夏鑄九、林育賢、張鐵志、陳德政等人推薦,是我的榮幸;他們的解讀,讓此書生色不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給讀者充實而愉悅的閱讀經驗;今後走在國外的都市街頭,也會有更多的發現與體悟。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真的很有趣. 我站著書店默默地用兩個鐘頭看完了. 作者的文筆很親民啊, 圖片更是讓我爆笑不已. 看完之後就會感嘆, 人民的智慧真是無窮啲, 從各種場所的隨手塗鴉就能看得出來.

评分

這本書真的很有趣. 我站著書店默默地用兩個鐘頭看完了. 作者的文筆很親民啊, 圖片更是讓我爆笑不已. 看完之後就會感嘆, 人民的智慧真是無窮啲, 從各種場所的隨手塗鴉就能看得出來.

评分

這本書真的很有趣. 我站著書店默默地用兩個鐘頭看完了. 作者的文筆很親民啊, 圖片更是讓我爆笑不已. 看完之後就會感嘆, 人民的智慧真是無窮啲, 從各種場所的隨手塗鴉就能看得出來.

评分

GRAFFITI!

评分

GRAFFITI!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