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1958年生于河南延津县。198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小说素以下笔辛辣和关注民生为特点。
曾创作长篇小说
《故乡天下黄花》
《故乡相处流传》
《故乡面和花朵》(四卷)
《一腔废话》
《手机》
《我叫刘跃进》
《一句顶一万句》等;
中短篇小说
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获茅奖后的第一部长篇,也是他第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小说。直逼现实,书写民苦,使这部小说成为《一句顶一万句》的姊妹篇。
和《一句顶一万句》一样,故事都是写一个戴了绿帽子的人想杀人,其实不过是想在人群中找到能说上话的人,不同的是,这本书中是一个戴绿帽子的女人,从杀人到折腾人,不过是想在人群中纠正一句话。
这个顶了潘金莲冤名的妇女经历了一场荒唐的离婚案后,要证明之前的离婚是假的,更要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走上告状路。结果从镇里告到县里、市里,甚至申冤到北京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但没能把假的说成假的,还把法院庭长、院长、县长乃至市长一举拖下马;以至每到“两会”时她所在的省市县都要上演围追堵截的一幕,竟持续二十年。
刘震云用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讲述真切的生活常理。他的写作立场使他成为当代文坛少有的可以与时代、人民和国家对话的现实主义作家。
我拿到这个书以后,第一感觉是震惊,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已经无力书写这个时代,在文坛上比较活跃的作家,基本上都是写“文革”、童年,过去,或者说写一个村,一个店,一个沟那点儿事。这个时代的作家,很少有像刘震云这样对现实这么敏感、还有勇气和胆量来反映现实的。这...
评分刘震云开了一个好头。 起初没有人知道李雪莲是个漂亮的少妇。 只觉得她倔强、愣。甚至可以隐约脑补出她脸上的耿直纹理。 她一路奔波找人杀前夫。弟弟、屠夫,都不给力。 还不忘把孩子寄放到姐妹家。 随后改了主意,一路奔波四处告状。 没人理解她,她就把这人扯下水一起告。 ...
评分其实正文不过几千字,算是个短篇,就是一个想回家买不到春运火车票又急着回去用上访被遣返的小段子,但是为了这个正文的逻辑性及其完整性,书的六分之五的前言就是为其铺垫,结构很有意思,李玉莲的一根筋是小说的主线,其合理性也促成正文中主人公史县长的回家成功,带来更多...
评分 评分08年北京奥运前夕,我的美国同事问我会不会去北京看比赛,当时坊间流传各种首都限流的消息,我理所当然地回答,“可能去不了,因为政府会限制其他省市民众入京。”他不可思议地问,政府有什么权利这么做?我又理所当然地告知,“你不知道中国有13亿人口吗?如果大家都涌向北京...
刘震云还是我最喜欢的目前国内仍在世的小说家。
评分那年看《一句顶一万句》的惊喜与沉迷又回来了,那种别有用心的重复以及进退踱步,带有一种奇妙无比的节奏感,特别带劲。上访的故事,悲戚,也荒诞,一件家常事,一句臭骂名,这一肚子气,揣了二十年,引发的后果看着荒唐意外,却耐人寻味得很。官途商运,上下嘴脸,是我们印象中这大国太平与宽容下的浊流涌涌。故事讲得正儿八经嘻皮笑脸,体制下的劳苦百姓怎么面对冤屈与抗诉,却滑稽而悲凉地铺开了。李雪莲不简单,各系统内的各路官兵也不简单,但都是小芝麻被想不到一块的猜忌与紧张磨成了西瓜,磨得人无奈无语无处出气,愈发不得了。真是很有意思的故事,就是嫌后面不够给力,虽然也是用一种轻的姿态中断了对这荒谬世间常态的叙述。
评分刘震云还是我最喜欢的目前国内仍在世的小说家。
评分专业上访户的故事,虽有意选取了敏感题材,但思想性薄弱、文学性有很大差距,故事也单调乏味,实为捉襟见肘之作。
评分刘震云就是个祥林嫂,除了「一句顶一万句」能顶一万句,其他小说,一万句也顶不了一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