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克扬,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硕士。作为跨学科背景的实践者,他的作品从展览策划、空间设计到建筑史和文学写作,有《树》(中、法文版)、《透明石》、《长安的烟火》等艺术、文学作品发表。
5所世界著名设计学府: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库珀联盟、麻省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5个精彩纷呈的故事。
学习设计到底是追随时尚还是思想成长的历程?设计到底能不能教?教什么,又如何教?关注这些问题的“设计教育论”并不等同于设计学理论。本书的编者邀请了毕业于5所不同美国设计学院和科系的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分别从设计和其他学科的关系,人学学科对于设计过程的促进,景观设计中的地图学方法,新媒体设计的输入—输出,以及新技术应用于建造环境和设计变革等方面,讨论了设计教育的意义,并附有大量的项目绘图和全流程阐述。
“学生气”恰恰是这本书切题的地方。本书不是一本设计求学的观光指南,我们希望带领我们的读者领略“设计”的兴味,也能使他们体会到“设计教育”对于设计本身, 对于文化养成,乃至对于设计师个人生活的一般意义。
这里面讲了五个故事,但又不止五个故事。因为其中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部分有五位作者在分别讲述自己不同的经历和收获。 这里面涉及了五所美国著名设计院校,但又不止这些,因为讲述着在分别进入这几所院校之前并非一片空白,而是由不同专业背景和教育留下的痕迹。讲这些故...
评分这里面讲了五个故事,但又不止五个故事。因为其中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部分有五位作者在分别讲述自己不同的经历和收获。 这里面涉及了五所美国著名设计院校,但又不止这些,因为讲述着在分别进入这几所院校之前并非一片空白,而是由不同专业背景和教育留下的痕迹。讲这些故...
评分我读这本小书的目的就是想看看欧美的建筑学院是怎么教学的。这跟这本小书的编撰者的出发点,基本一致。因此,对编者和我这个读者,这本书几乎没什么废话,全是干货儿。挺好。 这本书的五位作者显然对编者的意图也是领会颇深。纷纷以亲历者的视角,把自己相关的体验体会直接、...
评分这里面讲了五个故事,但又不止五个故事。因为其中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部分有五位作者在分别讲述自己不同的经历和收获。 这里面涉及了五所美国著名设计院校,但又不止这些,因为讲述着在分别进入这几所院校之前并非一片空白,而是由不同专业背景和教育留下的痕迹。讲这些故...
评分我读这本小书的目的就是想看看欧美的建筑学院是怎么教学的。这跟这本小书的编撰者的出发点,基本一致。因此,对编者和我这个读者,这本书几乎没什么废话,全是干货儿。挺好。 这本书的五位作者显然对编者的意图也是领会颇深。纷纷以亲历者的视角,把自己相关的体验体会直接、...
故意没看mit的部分
评分有抱负而不失于虚妄,有血有肉而不失于琐屑无聊。
评分最大的感受是,老外们对于自己研究的东西充满简单的激情,让人羡慕。
评分很多事情,要离开后才看得清。身在其中的学生不一定明白。这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更准确地说,是美国东部学校的故事,讲了一些课程案例和设计方法,有启发
评分消解教育的方式,“教育”一词迟早要过时。回到最初关于世界的感觉,一切都将与众不同。你是诗人,画家,水手,乞丐,哲学家,笨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