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前言
前言
第一篇 长江·长江三峡工程
第一章 长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水系和流域
第三节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第四节 保护水质,防治污染
第五节 金沙江溪洛渡与向家坝工程
第六节 科学开发金沙江流域的水能资源
第七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第八节 建设长江隧道
第九节 高度关注长江流域湿地
第十节 长江流域的经济开发
附录1 长江、黄河、澜沧江发现新河源
附录2 绝世奇景“三江并流”
第二章 长江三峡工程
第一节 三峡工程的由来——百年梦想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关于三峡工程的论证和全国人大通过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及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第三节 长江三峡工程的巨大综合效益
第四节 长江三峡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五节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与推动中国水电技术进步
第六节 长江三峡水库蓄水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第七节 加强长江三峡水库管理,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附录1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
附录2 世界已建成的大水库一览表(截至2010年)
第二篇 重庆市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位置、面积和行政区划
第二节 建置沿革
第三节 人口和民族
第二章 地质、矿产与地震
第一节 地质
第二节 矿产
第三节 地震
附录1 汶川大地震
附录2 解读汶川大地震
附录3 玉树地震
第三章 地貌
第一节 地貌特征
第二节 地貌类型及分布
第三节 灾害地貌
第四章 气候
第一节 气候的基本特征与大气环流
第二节 气象要素概述
第三节 气象灾害
第四节 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附录1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附录2 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
附录3 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第五章 河流与湖泊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水文特征
第三节 主要河流分述
第四节 湖泊小南海与间歇泉
第六章 土地资源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与主要土壤分布及特征
第二节 土地资源利用特征、耕地面积的变化及耕地质量
第三节 农用地利用概况
第四节 合理使用及保护土地资源,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
附录1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
附录2 耕地“有数量没质量”令人担忧
第七章 植被与动物
第一节 植被的基本特征及分布规律
第二节 植被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 动物
第四节 生物资源及其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附录 细沙河黔江(凤台)河段发现全国最大的中华蚊母林
第八章 农业、工业、两江新区和交通运输业
第一节 农业
第二节 工业
第三节 两江新区
第四节 交通运输业
第五节 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
附录 我国将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发展低碳能源
第九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主要旅游景区
附录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附录2 旅游业,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第十章 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安全
第一节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第二节 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第三节 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生态安全,加强环境保护
附录 地下排污:致命威胁悄悄逼近
第三篇 湖北省库区
第一章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地质与矿产
第三节 地貌
第四节 气候
第五节 水资源与主要河流
第六节 土壤
第七节 植被与动物
第八节 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第九节 旅游资源
第十节 巴东县
第二章 宜昌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地质、矿产与地震
第三节 地貌
第四节 气候
第五节 河流与湖泊
第六节 土壤及分布
第七节 植被与动物
第八节 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第九节 旅游资源
附录1 兴山龙门河自然保护区
附录2 三斗坪
附录3 新元古界震旦系剖面-新生界第四系剖面
第三章 神农架林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地质与矿产
第三节 地貌
第四节 气候与水资源
第五节 植被与动物
第六节 经济社会发展简史
第七节 文化
第八节 旅游资源
附录1 神农架金丝猴
附录2 奇特的白化动物
附录3 神农架白熊
附录4 爱冬眠的猛兽——黑熊
附录5 灭蚁高手——穿山甲
附录6 神农架特有珍稀药材
附录7 神农架没有野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