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楊
人文大師,自稱是“野生動物”。
1920年生於河南
1949年到颱灣
1951年開始創作
1968年,因“大力水手”事件,被判處死刑,後改判為有期徒刑12年,終被減為8年
……
一生傳奇經曆
一世著述頗豐
代錶作品
《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
《醜陋的中國人》
《中國人史綱》
《通鑒紀事本末》等
《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23:玄武門貞觀之治》為《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第23冊,真實再現瞭隋唐兩大政權交替之際,長達十三年之久的內戰,以及內戰結束之後,在中華曆史上被視為太平盛世典範的“貞觀之治”。而李世民的治國之道,也成為以後韆餘年所有政治領袖羨慕和模仿的樣本。
贞观十二年,“三月,辛亥,著作佐郎邓世隆表请集上文章。上曰:‘朕之辞令,有益于民者,史皆书之,足为不朽。若为无益,集之何用!梁武帝父子、陈后主、隋炀帝皆有文集行于世,何救于亡!为人主患无德政,文章何为!’遂不许。” 今读《通鉴》,看到此文,不禁为李世民之远见...
評分贞观十二年,“三月,辛亥,著作佐郎邓世隆表请集上文章。上曰:‘朕之辞令,有益于民者,史皆书之,足为不朽。若为无益,集之何用!梁武帝父子、陈后主、隋炀帝皆有文集行于世,何救于亡!为人主患无德政,文章何为!’遂不许。” 今读《通鉴》,看到此文,不禁为李世民之远见...
評分贞观十二年,“三月,辛亥,著作佐郎邓世隆表请集上文章。上曰:‘朕之辞令,有益于民者,史皆书之,足为不朽。若为无益,集之何用!梁武帝父子、陈后主、隋炀帝皆有文集行于世,何救于亡!为人主患无德政,文章何为!’遂不许。” 今读《通鉴》,看到此文,不禁为李世民之远见...
評分贞观十二年,“三月,辛亥,著作佐郎邓世隆表请集上文章。上曰:‘朕之辞令,有益于民者,史皆书之,足为不朽。若为无益,集之何用!梁武帝父子、陈后主、隋炀帝皆有文集行于世,何救于亡!为人主患无德政,文章何为!’遂不许。” 今读《通鉴》,看到此文,不禁为李世民之远见...
評分贞观十二年,“三月,辛亥,著作佐郎邓世隆表请集上文章。上曰:‘朕之辞令,有益于民者,史皆书之,足为不朽。若为无益,集之何用!梁武帝父子、陈后主、隋炀帝皆有文集行于世,何救于亡!为人主患无德政,文章何为!’遂不许。” 今读《通鉴》,看到此文,不禁为李世民之远见...
其實,沒多大差彆
评分君臣一心,忡忡憂心。奈何幾韆年能齣幾個李世民,齣幾個魏徵?他們在小心翼翼地駕駛著這艘巨擘,但是從未想過調轉方嚮。
评分一派祥和的貞觀之治,有些不願讀完。
评分我對隋唐史並不感興趣,越讀越慢瞭 1.李世民和魏徵的言語,說明,李世民是第一個真正認識到“公權力濫用”纔是天下大亂的根本原因的皇帝。這也許是中國君主專製製度成熟的錶示——“民本”思想,戰勝瞭“天命”和“道德教化”。自秦朝起,經曆漢朝、大分裂,到隋朝,齣瞭多少自恃天命正統、把老百姓當成白癡想打就打想罵就罵的皇帝。自李世民之後,皇帝們不得不背誦“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箴言。 2.他娘的全是李世民和魏徵的對話,倒也隻有這個可看,平安年代無大事,無聊。
评分小半冊內基本概述瞭貞觀,從意氣風發到中老年猜忌開始。真心覺得不過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