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专业法学教育

理想的专业法学教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何美欢,1948年11月生于香港。1972年获伯克利加州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77年获多伦多大学法律博士学位,毕业后供职当时唯一的全球律师事务所(Baker&McKenzie),作为执业律师从事跨国法律业务。1982年回港加盟何耀棣律师事务所,主持多个与中国改革开放相关的大型工程的法律工作。此后投身学术,1988年获剑桥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先后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香港大学法学院,期间分别以中、英文出版了《公众公司及其股权证券》等十多部专著;参与中国国有企业在香港上市(H股)法律框架工作。2002年8月加盟清华大学法学院任全职教授。她因应中国学生的需要、特点,独创了《普通法精要》系列课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法律人才。2008年8月起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法学院教授和清华大学双聘教授,2010年9月3日因病逝世。

出版者: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作者:何美欢
出品人:
页数:341
译者:
出版时间:2011-9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204036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法学 
  • 法学教育 
  • 法律 
  • 何美欢 
  • 法理学 
  • 教育 
  • 精英教育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理想的专业法学教育》将何老师关于法学教育的深沉思考“理想的专业法学教育”一文置于卷首,并把这个标题作为书名,并不表明这是法学教育的唯一道路,而只是想表明,一名教师,可以有怎样的理想,并可以用怎样的方法论实现他的理想。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一、总体 1. 本书的立意在于为《论当代中国的普通法教育》一书做注释,尤其旨在补充6、7章内容,说明该书付梓后几年内何老师对原教学方法的调整,并讨论保留与修订的原因。因此,在写作上,理应对原书提出的几个重要问题做出解释和补充。精要II部分在这一点上做得较好;精要I...  

评分

一、总体 1. 本书的立意在于为《论当代中国的普通法教育》一书做注释,尤其旨在补充6、7章内容,说明该书付梓后几年内何老师对原教学方法的调整,并讨论保留与修订的原因。因此,在写作上,理应对原书提出的几个重要问题做出解释和补充。精要II部分在这一点上做得较好;精要I...  

评分

在经历过无数堂昏昏欲睡或是清醒地看闲书的专业课之后,大三某一堂部门法课上,我第一次读到了图宾的《九人》。这本充满无数美国最高法院八卦的书,成了我对普通法产生兴趣的诱因。当时兴冲冲地摘录《九人》中提到的所有判例,希望哪天可以回头仔细翻阅,当然这又成了我无数个...  

评分

在经历过无数堂昏昏欲睡或是清醒地看闲书的专业课之后,大三某一堂部门法课上,我第一次读到了图宾的《九人》。这本充满无数美国最高法院八卦的书,成了我对普通法产生兴趣的诱因。当时兴冲冲地摘录《九人》中提到的所有判例,希望哪天可以回头仔细翻阅,当然这又成了我无数个...  

评分

一、总体 1. 本书的立意在于为《论当代中国的普通法教育》一书做注释,尤其旨在补充6、7章内容,说明该书付梓后几年内何老师对原教学方法的调整,并讨论保留与修订的原因。因此,在写作上,理应对原书提出的几个重要问题做出解释和补充。精要II部分在这一点上做得较好;精要I...  

用户评价

评分

有点艰难,仅开篇部分读懂了些皮毛,后面都是囫囵吞枣、有个大略认识。一些务实的观点从严谨的法学家口中说出,这反差引人思考,“法律文件好像人生一样,也是难得糊涂,只有糊涂才能成事。而何时糊涂,只能是经验之谈。”人的因素在哪个条条框框里都不会淡化。同做事情,理解是最低层次。

评分

有新版

评分

最近看了葛云松的文章,想起自己大学几年的法律学习,实在是太过浅薄,重科研轻教学的法学教育,重背诵轻讨论的惰性思维,导致我们的基础知识以及思想深度实在太差

评分

技艺理性的规训,不仅仅是拧螺丝钉的过程,也有换扳手的可能;但更具深邃的思想者,大概只能天生地养。没有习练相关判例,再读时补上。何老师千古!

评分

日常教学、观察中反复思考的结晶,敏锐、深入、系统,在思想和表述上都极为精简完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