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当代作家。1960年4月3日出生,浙江海盐人。文革时期读完小学和中学,此后作了五年牙医。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出版长篇小说3卷、中短篇小说集6卷、随笔集3卷。其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和日文等在国外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2年)、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2004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
收有“流行音乐”、“消费的儿子”、“最初的岁月”、“午门广场之夜”、“别人的城市”、“我的写作经历”、“文学和民族”、“妥协的语言”等散文。
我一直记得几年前在一次文学研讨会上见到余华的情景。那年我和同学去北师大旁听一个“中外作家论坛”。余华是下午才到的,据他说是从飞机上下来时差还没调整过来,并且手中也没有现成的发言稿就走上了讲台。我第一次见到我从十几岁就一直喜欢的作家,激动的发狂,以至于当时余...
评分我一直记得几年前在一次文学研讨会上见到余华的情景。那年我和同学去北师大旁听一个“中外作家论坛”。余华是下午才到的,据他说是从飞机上下来时差还没调整过来,并且手中也没有现成的发言稿就走上了讲台。我第一次见到我从十几岁就一直喜欢的作家,激动的发狂,以至于当时余...
评分几年前买的旧书了。因为前几篇文章的内容是余华写自己儿子的,就来了兴趣一路看下去。这些散文的品质没法跟余华的小说相比,不过余华讲述了不少自己小说的素材来源和写作体会,他怎样从日常的细微生活中发现可以搬到纸上的故事,有参考价值。
评分几年前买的旧书了。因为前几篇文章的内容是余华写自己儿子的,就来了兴趣一路看下去。这些散文的品质没法跟余华的小说相比,不过余华讲述了不少自己小说的素材来源和写作体会,他怎样从日常的细微生活中发现可以搬到纸上的故事,有参考价值。
评分一开始被灵魂饭这个题目吸引了,第一章两个童年里,我很喜欢可乐和酒那一篇,也被医院里的童年所感动,亲人的哭泣声竟然在一个孩童耳朵里听出了亲切~第二章里面收录的灵魂饭和光州起义那一些事,开拓了我的眼界,倒是最后一篇谁是我们共同的母亲里提到的欢乐让我印象深刻,第三...
作家很多都不喜欢娃,他们只喜欢自己的童年。当然,鲁迅、老舍、汪曾祺、王朔不是这个样子的。当余华满满地捧出一碗灵魂饭,我不敢确信他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但他在退缩。或许,他也不知道《我们该如何作父亲》,他只能从一个孩子那里看见另一个孩子,另一个孩子就是他自己。他们需要一起成长。有很多父亲以为孩子生下来当个宠物当个玩具或者再给他买房再给他娶媳妇再给他钱花就行啦。孩子不是包袱,也不是任务,更不是理想抱负脸面奢侈品附属品之类。他再小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他再小也有着自己的思想、灵魂和小小世界。他需要尊重,对视,平等,对话。从这点来看,余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评分范蠡
评分还不错。
评分不过4年而已,内容几乎全忘。
评分范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