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有法

书法有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晓云:南京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协副主席。

1955年8月生于南京。1973年高中毕业,在江浦县插队五年。1978年于南京军区空军任图书管理员,其间开始发表书画作品。1985年到南京书画院工作。书法作品获七次全国奖,先后在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纽约等地展出,被香港艺术馆、江苏省美术馆等收藏。出版有书法作品集,楷书、行草书字帖。

出版者:知识出版社
作者:孙晓云
出品人:
页数:177
译者:
出版时间:2003-04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153744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书法 
  • 艺术 
  • 孙晓云 
  • 汉字 
  • 中国文化 
  • 中国 
  • 藝術 
  • 阿城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一本独特的,源于阿城别出心裁的书:浸淫书画艺术几十年的孙晓云,以自己漫长的书法、绘画求索路程为引子,串连起中国书法史上桩桩典故:原来古人写字可以一手执笔,一手擎纸,因为笔法成熟之前桌案还不存在;原来保持笔锋不散开是做到书法方便快捷的原则……但是,孙晓云的功力可不仅止于叙述:那些对书法艺术独到的见解,那些对何谓 “书画同源”深刻的领悟,无一不把观者牵引到一个完全属于黑纸白字的世界。

目录:

1 “中国”不如译成Calligraphy

2 引起困惑的三件事

3 “请循其本”

4 “便捷”是指什么?

5 盲人摸象

6 怀疑“永字八法”

7 先说执笔

8 “五指”还是“五字”?

9 “拨镫”极其形象

10 用“笔法”书写的字才叫“书法”

11 “人是万物的尺度”

12 笔法产生的动机之一:裹锋与连续书写

13 笔法产生的动机之二:没有依托的书写

14 大胆地推理

15 笔杆的直径

16 笔毫的长短软硬

17 纸的起源与“动”、“举”、“握”、“染”

18 《铡美案》的启示

19 笔法成于书写姿势

20 “古法”的绝唱

21 不自觉的丧失

22 桌子的功与过

23 “八分书”的解释

24 “向背”出形势

25 好大一头象

26 “章草”是书法演变的句号

27 “隶化”与“美化”的生理极限

28 三根细绳搓成一根粗绳——“完法”

29 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尚法”

30 “结字因时而传,用笔千古不易”——“变法”

31 最不愿意承认的现实——“无法”

32 书法是视觉艺术吗?

……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谁知道孙前辈的联系方式啊?麻烦发给我啊!邮箱是zhushibi0310@sina.com谢谢啊!!  

评分

书认真看了,感觉连续出了10版太不可思议。书中的许多观点看似新颖独到而实际上有失偏颇,好比佛家的密宗,以为靠一个秘密的咒子就可以万事大吉。中国书法为何有这么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靠的是书法家的作品中传达出来的深厚而真挚的生命信息的律动和人格情操学养眼界胸次的自...  

评分

之前囿于成见,读的时候半信半疑。昨晚拿出米老的多景楼帖临了几个字,捻管转笔的话许多笔画的奇特效果果然就很容易出来。不管晋人如何,相信至少米老应该是这么玩的。 擦,这么长的评论还短擦,这么长的评论还短擦,这么长的评论还短擦,这么长的评论还短擦,这么长的评论还...  

评分

为了说明“转笔”是“书法有法”之“法”,对诸多古人论述书法的言论作牵强附会的解释。像下面引用的书中这段文字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 唐卢携曰:“用笔之法,拓大指,擫中指,敛第二指,拒名指,令掌心虚如握卵,此大要也。”卢氏在此说的“大要”,即各指的用笔方法。“用...  

评分

刚好是在我的迷惑达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我很偶然的在图书馆借了这本书,一开始并没有抱有太大的希望,可是晚上在宿舍看的时候才发现,真象是孙前辈专为解我心中所惑而做的一本书啊!!我十分相信孙前辈书中所言,不是我盲目的相信,而是我有贴切的感受,着书真是我的及时雨,...

用户评价

评分

专业又不失俏皮

评分

哇,书法止于1600年前

评分

隨便看看

评分

几年前读过,对我很有启发。但还是要自己练了才知。读侯吉谅的书法书,也把这本再看看。

评分

解决老困惑,产生新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