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雲:南京書畫院副院長、中國書法傢協會理事、江蘇省書協副主席。
1955年8月生於南京。1973年高中畢業,在江浦縣插隊五年。1978年於南京軍區空軍任圖書管理員,其間開始發錶書畫作品。1985年到南京書畫院工作。書法作品獲七次全國奬,先後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颱灣、紐約等地展齣,被香港藝術館、江蘇省美術館等收藏。齣版有書法作品集,楷書、行草書字帖。
一本獨特的,源於阿城彆齣心裁的書:浸淫書畫藝術幾十年的孫曉雲,以自己漫長的書法、繪畫求索路程為引子,串連起中國書法史上樁樁典故:原來古人寫字可以一手執筆,一手擎紙,因為筆法成熟之前桌案還不存在;原來保持筆鋒不散開是做到書法方便快捷的原則……但是,孫曉雲的功力可不僅止於敘述:那些對書法藝術獨到的見解,那些對何謂 “書畫同源”深刻的領悟,無一不把觀者牽引到一個完全屬於黑紙白字的世界。
目錄:
1 “中國”不如譯成Calligraphy
2 引起睏惑的三件事
3 “請循其本”
4 “便捷”是指什麼?
5 盲人摸象
6 懷疑“永字八法”
7 先說執筆
8 “五指”還是“五字”?
9 “撥鐙”極其形象
10 用“筆法”書寫的字纔叫“書法”
11 “人是萬物的尺度”
12 筆法産生的動機之一:裹鋒與連續書寫
13 筆法産生的動機之二:沒有依托的書寫
14 大膽地推理
15 筆杆的直徑
16 筆毫的長短軟硬
17 紙的起源與“動”、“舉”、“握”、“染”
18 《鍘美案》的啓示
19 筆法成於書寫姿勢
20 “古法”的絕唱
21 不自覺的喪失
22 桌子的功與過
23 “八分書”的解釋
24 “嚮背”齣形勢
25 好大一頭象
26 “章草”是書法演變的句號
27 “隸化”與“美化”的生理極限
28 三根細繩搓成一根粗繩——“完法”
29 瞭如指掌,爛熟於心——“尚法”
30 “結字因時而傳,用筆韆古不易”——“變法”
31 最不願意承認的現實——“無法”
32 書法是視覺藝術嗎?
……
书认真看了,感觉连续出了10版太不可思议。书中的许多观点看似新颖独到而实际上有失偏颇,好比佛家的密宗,以为靠一个秘密的咒子就可以万事大吉。中国书法为何有这么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靠的是书法家的作品中传达出来的深厚而真挚的生命信息的律动和人格情操学养眼界胸次的自...
評分为了说明“转笔”是“书法有法”之“法”,对诸多古人论述书法的言论作牵强附会的解释。像下面引用的书中这段文字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 唐卢携曰:“用笔之法,拓大指,擫中指,敛第二指,拒名指,令掌心虚如握卵,此大要也。”卢氏在此说的“大要”,即各指的用笔方法。“用...
評分读孙晓云的《书法有法》 作者:刘丽明 2002-9-6 把书法当作一门视觉艺术,已经很久了,我们毫不怀疑笔下的汉字是按照视觉的控制用手“画”出来的。这个很深的误解导致我们一代更比一代忽略笔与指掌间的关系,明知应该写方写正,出手仍是歪歪扭扭或挤在一边。我们都知道要弹...
評分应该是近年来最好的谈中国传统艺术的书。 无论是分析的方法论、对书法和文人画本体的思考都具有相当的力度。可以作为科普读物,也可以作为最重要的当代中国传统艺术文献之一。 最不可思议的就是分析的方法论,依照中国传统艺术的画论等,绕来绕去都是玄而又玄让人昏昏欲睡的...
評分作者的书法造诣足以勾起读者对本书的兴趣。在阅读本书的同时,欣赏作者的作品,思考她的书写状态,可以让读者更好地领悟笔法。 在人心不古的现代社会,古人的书写状态已然式微。若想得古人笔法,本书是很好的入门材料。
隨便看看
评分南京學派一瞥
评分很棒的書法理論書籍,讓我對書法有瞭新的認識!而且感覺說得很有道理,真正的書法應該就是這樣。感謝孫曉雲先生。隻是不知道哪裏能拜到她的弟子做老師。
评分可讀,多史識。
评分江安河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