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雲:南京書畫院副院長、中國書法傢協會理事、江蘇省書協副主席。
1955年8月生於南京。1973年高中畢業,在江浦縣插隊五年。1978年於南京軍區空軍任圖書管理員,其間開始發錶書畫作品。1985年到南京書畫院工作。書法作品獲七次全國奬,先後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颱灣、紐約等地展齣,被香港藝術館、江蘇省美術館等收藏。齣版有書法作品集,楷書、行草書字帖。
一本獨特的,源於阿城彆齣心裁的書:浸淫書畫藝術幾十年的孫曉雲,以自己漫長的書法、繪畫求索路程為引子,串連起中國書法史上樁樁典故:原來古人寫字可以一手執筆,一手擎紙,因為筆法成熟之前桌案還不存在;原來保持筆鋒不散開是做到書法方便快捷的原則……但是,孫曉雲的功力可不僅止於敘述:那些對書法藝術獨到的見解,那些對何謂 “書畫同源”深刻的領悟,無一不把觀者牽引到一個完全屬於黑紙白字的世界。
目錄:
1 “中國”不如譯成Calligraphy
2 引起睏惑的三件事
3 “請循其本”
4 “便捷”是指什麼?
5 盲人摸象
6 懷疑“永字八法”
7 先說執筆
8 “五指”還是“五字”?
9 “撥鐙”極其形象
10 用“筆法”書寫的字纔叫“書法”
11 “人是萬物的尺度”
12 筆法産生的動機之一:裹鋒與連續書寫
13 筆法産生的動機之二:沒有依托的書寫
14 大膽地推理
15 筆杆的直徑
16 筆毫的長短軟硬
17 紙的起源與“動”、“舉”、“握”、“染”
18 《鍘美案》的啓示
19 筆法成於書寫姿勢
20 “古法”的絕唱
21 不自覺的喪失
22 桌子的功與過
23 “八分書”的解釋
24 “嚮背”齣形勢
25 好大一頭象
26 “章草”是書法演變的句號
27 “隸化”與“美化”的生理極限
28 三根細繩搓成一根粗繩——“完法”
29 瞭如指掌,爛熟於心——“尚法”
30 “結字因時而傳,用筆韆古不易”——“變法”
31 最不願意承認的現實——“無法”
32 書法是視覺藝術嗎?
……
读完之后,恍然大悟,原来一直玄之又玄的笔法其实如此简单,就是转动毛笔。看完立马拿出毛笔,比划一番,确有几分味道。 书中谈到,书体演变就是体现一个便捷的原则,书写工具选择、笔法使用与物质条件,坐姿等密切相关,作者的阐释条分缕析,令人信服。 此前在微信里看过一篇...
評分之前囿于成见,读的时候半信半疑。昨晚拿出米老的多景楼帖临了几个字,捻管转笔的话许多笔画的奇特效果果然就很容易出来。不管晋人如何,相信至少米老应该是这么玩的。 擦,这么长的评论还短擦,这么长的评论还短擦,这么长的评论还短擦,这么长的评论还短擦,这么长的评论还...
評分 評分□瑶草 吴冠中先生去世后,他的画论集《笔墨等于零》,又一次登上了众目焦点,只是斯人已逝,再没有硝烟火药刺鼻气味的笔战,留下大家深切的追思和尘埃未曾落定的谜题。相信“笔墨等于零”还是“不懂笔墨等于零”的纠葛,将会像大卫·希尔伯特对数学界提出的问题一样,让...
評分刚好是在我的迷惑达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我很偶然的在图书馆借了这本书,一开始并没有抱有太大的希望,可是晚上在宿舍看的时候才发现,真象是孙前辈专为解我心中所惑而做的一本书啊!!我十分相信孙前辈书中所言,不是我盲目的相信,而是我有贴切的感受,着书真是我的及时雨,...
個人覺得作者畫畫比寫字好唉~~
评分: J292.11/1461
评分力薦
评分力薦
评分無法評價 不閤適初習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