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一九三二年生于俄罗斯札弗洛塞镇,是诗人阿尔谢尼伊·塔可夫斯基之子。曾就学于苏联电影学院,一九六一年毕业。他的电影曾经赢得多项国际性大奖;第一部长故事片《伊万的童年》于一九六二年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其最后一部作品《牺牲》荣获一九八六年夏纳影展评审团特别奖,同年十二月,塔可夫斯基因肺癌病逝于巴黎,享年五十四岁。
许多影评人曾试着诠释其浓烈的个人化视野,却始终难以企及。终于,在这本《雕刻时光》里,他记录了自己的思想、回忆,首度披露其重要作品的创作灵感、发展脉络、工作方法以及浓烈的自传内涵,并深入探究影像创作的种种问题。这些文章系长期陆续写成,惟《牺牲》一章口述于其生命最后几周。在这本艺术证言里,我们看到这位大师在“一团时间”里雕塑生命,仿佛时间奔驰穿越镜头,烙印于画面之中。
#一 为什么把拍电影叫做**雕刻时光**?在塔可夫斯基的论述中,电影可以类比于雕塑,雕塑是雕塑家面对一块大理石,一点点剔所有多余的部分。而电影人呢, >电影人同样从包含海量生活事实的时间巨快中提出所有不需要的部分,只留下能成为电影要素的部分,只留下能清晰描述电影形...
评分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终于下了决心读完了《时光中的时光》最后几十页,也就是塔尔科夫斯基(注1)最后三年的日记。一直不愿读完,就像一直留着他最初两部短片《今天不离去》和《杀手》一直不愿去看一样,无论是开始还是结束,都想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再留下那么一点可以想念的“未...
评分To 311 “我心中理想的工作情形是这样的:作者携带数百万米胶片,记录下一个人从出生至死亡的每分每秒,每时每刻,每一天,每一年。最后剪辑出两万五千米,即一个半小时的银幕放映时间长度。” ——塔科夫斯基《雕刻时光》 在没有看《雕刻时光》之前,就已经看了塔科夫斯...
评分当时光之无形可谓镜像下之情状,则他终成为举刀纂刻之人,于碎屑里拼贴万千奇迹。 ——题记 在认识塔尔科夫斯基之前,我对于电影的认识之浅俗,理解之单薄,往往让如今的自己想来,常常也觉得汗颜。 电...
评分媒介与内容 每一种媒体,都有属于自己的内容。或者说,每一种内容,都有自己独有的载体。比如文字与思想。没有文字的思想是不可想象的。塔可夫斯基说,电影要完全与文学脱离。电影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真是太和我意了。电影就应该表达一些只有电影才能表达,而其他的艺术无...
发现好导演都有好文笔
评分文艺见解不必照单全收,但对人性、生存、爱的理解,已证明塔的超脱卓越。
评分发现好导演都有好文笔
评分真是单纯的要命的白羊座啊,估计能在最爱解释自己电影的导演里排前五名。话说塔知道后世自个儿被吹成这样吗,吹们有塔百分之一的谦卑实诚吗……反正不这么单纯也摸不着那么多终极问题吧,虽然终极问题恐怕也没那么重要。唉,塔科夫斯基大概也死了三十多年,现代社会没长进,依旧难堪又难熬。死得早不坏。2016-04-05 在读,北影节小做功课。
评分《雕刻时光》不只是一家咖啡馆,更是一本非常出色的理论著作。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如诗般美好,这本书中写了很多电影背后的故事以及关于艺术人生的思考,情真意切却又通俗易懂,只有心思纯净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时隔多年后再看完全不过时,依然深受启发,真正的艺术就应该是这样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