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共分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八部,论及戏曲理论,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器玩古董、饮食烹调、竹木花卉、养生医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内容相当丰富,触及到中国古代生活的许多领域,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实用价值。其中的戏曲理论集中国古代曲论之大成,有些见解在今天仍不失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明代文人中的奇士可谓多也,神算刘伯温,狂人徐文长,唐伯虎逍遥朝野外,徐霞客徒步山林间。若按传统儒家“学而优则仕”的观点来看,这些优游于士林之外的“不务正业”者,实在称不上古今儒林之表率。怀着不尽相同的心情,天地间留下这些为逐与功名之外之人的笔墨与足迹,青山...
评分《闲情偶寄》恐怕没几个人喜欢读,因为这世上有趣的人实在不多,尤其要像李渔那样有趣的人,少之又少。 大家都觉得人生难免有许多大事可做,要不拘小节,更不可沉湎于风花雪月不可自拔;然而我们的人生总是那般无味,跟嚼蜡一样。大家虽然有些感触,却立刻要被自己的...
评分今天有一个词叫“文艺复兴人”,专指那些通才或者博学的人。 比如像万人崇拜的《蒙娜丽莎》的画者,达·芬奇。即使我们都因名画而对他熟知,但实际上画画只是他众多成就中极为不在意的业余爱好。(不到二十张画,各个有名)比如他还是出色的里拉琴演奏家、有名的游吟歌手、米兰...
评分这是一本颇有趣味的书。 论美女的几章,建议对美人关注和自认为是美人的人都读一读,看来至少几百年来,中国人对美女的判断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李渔讨厌用油漆刷墙,觉得俗气,他用酱紫色的纸糊在墙上当底色,然后把豆绿色的云母笺,随手撕裂成不规则的大小块,每块拼接以来...
评分李漁是個趣人。《閑情偶寄》記玩娛,記器物,記詞曲。大部頭讀累了,翻翻此册,還真有娛情暢懷之慨。 “棕櫚:無枝能葉,筆直而上,上不蔽天,下不侵地。較之芭蕉,大有克己不妨人之別。 看花聽鳥:花鳥兩物,造物生以媚人者也。每值花柳爭妍之日,飛鳴鬥巧之時,必致謝鴻鈞...
李渔自言:“吾谓技无大小,贵在能精;才乏纤洪,利于善用。能精善用,虽寸长尺短,亦可成名。”他醉心于戏曲、小说,重视现世的享乐,并没有过于虚幻的精神追求,走的是一条现实的职业化道路,他的小说、戏曲都有迎合观众的一面,他大概是中国古代极少的具有经济头脑的文人。 看他的书未必是闲人,常常是在忙里偷闲,才更有趣。周作人就曾说:“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最可贵的一点是追求切于日用平常事物的本真之美。他的审美由事物的具体而微处谈起,最见切实。谈论戏曲,丝丝入扣,与金圣叹以文人的眼光评《西厢》自是不同。选择演员,从肌肤开始,细到鞋袜。谈居室更是考虑到物力的艰难,所以能使“贫无卓锥者亦可行”。其谈论家居日用器物,分类、描状之详尽、细腻,真让人叹为观止。
评分一本可以放在床头随手翻看的妙书,一个可能挺穷但极其有品的有趣的老头。常为红裙知己,不愧风雅功臣,敢当香国平章。
评分此书大概只能出现在“注释”和“参考文献”中......
评分生活的趣味
评分修行139th,才子书,闲情逸趣第一书,无可匹敌的好,可以拿来抄写练字加怡情,此书又是一本必定重读之书,声容部与饮馔部给我的阅读快感无与伦比,这本书不需要我为之吹嘘吧我觉得,上古这个版本比其他的都好,建议看到的人都买一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