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李渔 古典文学 随笔 闲情偶寄 散文 生活 古典 中国文学
发表于2025-04-08
闲情偶寄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媚态之在人身,犹火之有焰,灯之有光,珠贝金银之有宝色,是无形之物,非有形之物也。惟其是物而非物,无形似有形,是以名为尤物。尤物者,怪物也。不可解说之事也。凡女子,一见即令人思之而不能自已,遂至舍命以图,与生为难者,皆怪物也,皆不可解说之事也。
评分这个版本比中华书局一版好多了。
评分闲情偶寄是当时看得很认真的一本,还写有笔记(写小楼同人买了一批参考书),除去书中的一些时代局限性,非常有生活情致。饮馔和种植最喜欢,每年吃大闸蟹就想起李渔这个大闸蟹狂魔。
评分生活的趣味
评分李渔自言:“吾谓技无大小,贵在能精;才乏纤洪,利于善用。能精善用,虽寸长尺短,亦可成名。”他醉心于戏曲、小说,重视现世的享乐,并没有过于虚幻的精神追求,走的是一条现实的职业化道路,他的小说、戏曲都有迎合观众的一面,他大概是中国古代极少的具有经济头脑的文人。 看他的书未必是闲人,常常是在忙里偷闲,才更有趣。周作人就曾说:“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最可贵的一点是追求切于日用平常事物的本真之美。他的审美由事物的具体而微处谈起,最见切实。谈论戏曲,丝丝入扣,与金圣叹以文人的眼光评《西厢》自是不同。选择演员,从肌肤开始,细到鞋袜。谈居室更是考虑到物力的艰难,所以能使“贫无卓锥者亦可行”。其谈论家居日用器物,分类、描状之详尽、细腻,真让人叹为观止。
李渔(1611-1680),原名仙侣,字笠鸿,一字谪凡,号笠翁、湖上笠翁等。祖籍浙江兰溪,生于江苏如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
《闲情偶寄》共分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八部,论及戏曲理论,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器玩古董、饮食烹调、竹木花卉、养生医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内容相当丰富,触及到中国古代生活的许多领域,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实用价值。其中的戏曲理论集中国古代曲论之大成,有些见解在今天仍不失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幽默大师林语堂格外推崇老李的生活方式,盛赞他为近现代最懂生活艺术的人,羡慕嫉妒恨,也努力效仿老李同志,只是可惜,未能得到所有真传,说像不像,于是被鲁迅嘲笑为:”林语堂先生谈灵性“。 谈起李渔的一生,那真是平淡无奇的一生,无话可说的一生,碌碌无为的一生,潦倒...
评分《闲情偶寄》恐怕没几个人喜欢读,因为这世上有趣的人实在不多,尤其要像李渔那样有趣的人,少之又少。 大家都觉得人生难免有许多大事可做,要不拘小节,更不可沉湎于风花雪月不可自拔;然而我们的人生总是那般无味,跟嚼蜡一样。大家虽然有些感触,却立刻要被自己的...
评分万物皆有联系。 书法最讲究的就是一个联动性,即上一个笔画的顿停和走向必然是连接着下一笔。这样一个字、一行字、一书字看起来都似有一种韵味在其中流动,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绘画头像时,一个骨架和肌肉的走向和另一个骨架肌肉必定时有联系的,就像仔细观察五官眉中...
评分不知道这个版本如何。我从网上找了四个版本。都在翻。我看书囫囵吞枣,这是第一次看书差不多每页都要惊诧,都有怕马匹的冲动。 用笠翁本人的话说,虫鸣犬吠都是当时当地有感而发,我不能等到读完这本书后慢慢整理了,先吐为快。 我的闲情偶寄(一):陶渊明和李渔(上) 《闲...
评分追忆中国文人所逝去的——读《闲情偶寄》 李渔的《闲情偶寄》和沈复的《浮生六记》是我一直以来想读的两本书,以前在这样或那样的文章中应用其中的句子,总觉得清新淡雅,又没有文言中常有的晦涩造作,很是喜欢,便始终把这两本书列在预备阅读的书单上。如今读了《闲情》,三...
闲情偶寄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