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 (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本书以万历十五年前后的史事及人物为中心,以“大历史”观念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的种种问题,并由此探讨现代中国应当汲取的经验教训,自在中国大陆出版以来,知识界和文化界好评如潮,其独特的体裁、平实的文风及深刻的思考令读者耳目一新。
<一> 《万历十五年》的名气很大。初拿到书翻翻的时候却被吓跑了一阵子。作者黄仁宇最初是研究明代的财政税收制度,因在史料中浸淫多年,于始对明史中的若干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看法,开始摆脱了人云亦云的束缚”。 我自知对历史的功底实在太有限,尤其是一翻书序就谈及财政制...
评分这是一部奇书。 没想过历史可以这样写。习惯了编年体的我们认为历史只有那么一种固定写法,突然面对这样以点带面,用某一年事件点破朝代命运的写法时,开始竟然会不习惯。粗线条描述历史并不难,能从小事着手讲述历史并引申出高人一等的论点则属难得。 老实说,读着《万历十五...
评分<一> 《万历十五年》的名气很大。初拿到书翻翻的时候却被吓跑了一阵子。作者黄仁宇最初是研究明代的财政税收制度,因在史料中浸淫多年,于始对明史中的若干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看法,开始摆脱了人云亦云的束缚”。 我自知对历史的功底实在太有限,尤其是一翻书序就谈及财政制...
评分 评分书是常温常新的。可惜,现在的书籍太多,而可重温的又太少,太多的书品非但不是精神食粮,而且还有毒粮的事实,因而时常的结局是“尾大不掉”,读书就变成了熊瞎子掰玉米,读时昏天黑地,卷毕头昏脑胀,一路读,一路丢。 前段时间,向一位朋友推荐了黄仁宇写的《万...
第二本读的黄仁宇的书,这个朝代似乎就缺乏生气。想来以前为明朝有无数清廉正直的人流血而叹息,但是现在看也是因为那个朝代过于迂腐了。不过这样来说,哪个朝代都要灭亡的。不过不知道,如果解决了底层和高层不协调的矛盾,之后的矛盾会是什么?我想历史学家是不知道的,毕竟他们不是预言家。
评分名不虚传。在以道德为治理规范的农业体制里,自给自足和固步自封相辅相成,不来一场外力的逼迫,是永远不可能有进步的。
评分真理不过是历史曲线中一小段的切线直觉而已
评分第二本读的黄仁宇的书,这个朝代似乎就缺乏生气。想来以前为明朝有无数清廉正直的人流血而叹息,但是现在看也是因为那个朝代过于迂腐了。不过这样来说,哪个朝代都要灭亡的。不过不知道,如果解决了底层和高层不协调的矛盾,之后的矛盾会是什么?我想历史学家是不知道的,毕竟他们不是预言家。
评分我爹很久之前买的 我是高考前真心无聊 然后翻出来读的 就当故事看了 视角虽小 但是内容宏达 见微知著 史料丰富 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