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火凤凰

张居正·火凤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熊召政,湖北省英山县人,1953年出生,1981年开始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作品集多部。政治抒情诗《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获1979-1980年全国首届新诗奖。

出版者: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熊召政
出品人:
页数:556
译者:
出版时间:2003-08
价格:2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5425188
丛书系列:张居正
图书标签:
  • 历史小说 
  • 张居正 
  • 历史 
  • 小说 
  • 熊召政 
  • 茅盾文学奖 
  • 明朝 
  • 传记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共四卷:

卷一・木兰歌

卷二・水龙吟

卷三・金缕曲

卷四・火凤凰

金庸:我读《张居正》

我读连载小说,尤其是故事性强的中国古典传统体裁的连载小说,常常是迫不急待的先睹为快,熊召政先生的近作《张居正》就是其中之一。这部篇幅巨大的历史小说,是香港明报出版社出版的(四卷本历史小说《张居正》简体字本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在内地同时出版,香港出版时改为《张居正传》)。由于我和这家出版社的历史关系,我有了一点小小的“特权”,当《张居正》还没有在市上出售之时,我已经可以先拿到手,津津有味的开始阅读了。我享受任何“特权”有一个原则,那是:“这项特权决不可妨碍、侵犯到任何别人的利益。”先读《张居正》,并不会使得这部书在市面上脱销,不会使得任何一位读者暂买不到,因而剥夺了他先睹为快的乐趣,如果任何特权违反了这个原则,我就决不使用,因为那是张居正所坚决反对,毕生努力对付的“豪强作风”、“恶霸行为”,我自己也是十分鄙视的。几年前,有位朋友在报上的小专栏中表扬我一件小事:我们二人去参观香港的书籍展览会,排队入场的人数很多,我们排了很久还是轮不到。我就说不排了,过一两天人少了些时再来。那位朋友问我为什么不使用“特权”,因为我是参展的出版社的主人,有“特权”可以不必排队,我说如果我不排队而先进去,就使得有一位读者不公平地被挤在外面,妨碍到别人的特权是不能用的。这是非常小的小事,根本不值得一提,也不能算是什么好事,但我觉得,这种“公正”、“反特权”观念,应当用在社会的任何方面。张居正“施政”实际上就是“居其正”三字。

朱�基就任国务院总理时,曾强调说,他这工作困难重重,明知前面有地雷,为了工作,应当不怕牺牲而踹下去。温家宝总理在人大会当选之后说,他决心将记得的两句话,作为工作的信条,那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这副对联是林则徐的,意思说,只要是有利于国家的事,必当全力以赴,个人的生死荣辱、进退祸福完全不在计较之中。我想当国之人,必须有这样的大丈夫抱负。回顾我国历史上的大人物,林则徐无愧于此,张居正在大关节上也能凛然而为。

历史小说不是历史,是小说。历史小说首先应当是小说,而其内容大体上不脱离历史。既然是小说,就应当有生动而紧张的故事情节,有丰富的人物,既有性格,又有内心生活,有他个性中情感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有他的困难,他的坚强与软弱,他的迫不得已。

所谓大体上不脱离历史,不但物质生活不能违反历史规限,精神上与观念上也不能违反。历史小说虽说可以三虚七实,但这三虚也不能虚得过分。法国大仲马写《三个火枪手》,时代是法国路易十三、十四的朝代,武士可以用火枪,但不能用新式手枪,中国的历史小说,张居正不能用打火机来点香烟,家里不能开空调机,他虽注重法治、公道、反对大地主逃税,但不能有马克思思想。

熊先生是英山人,和张居正是湖北同乡。这部历史小说中对明万历年间的官制、社会生活等考证得很详细,我阅读时自愧不如,又很佩服,我相信他做了很多调查研究的工作。和他会面时,我曾向熊先生讨教关于李自成杀戮起义同伴的史实,以作为我修改《碧血剑》的根据。我自己对明史是有兴趣的,在我那篇《袁崇焕评传》中,我对张居正有很高的评价,我这样写:“从万历元年到十年,张居正的政绩灿然可观,在那时候,中国是全世界最先进、最富强的大国。那时欧洲的文人学士在提到中国时候无不钦慕向往……”我引述万历十五年时中国的重大成就,其中很大部分是张居正的功劳。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万历十五年》,选择万历十五年来代表中国制度上落后于欧洲,说主因是中国不以数字来管理国家。其实万历十五年张居正去世还不过五年,张居正的善政还没有遭到败坏,以万历十五年的中国来和欧洲先进国家相比,中国还远远的走在前面。至少,北京、南京、扬州、杭州这些大城市远比伦敦、巴黎要更加卫生、干净和先进。

中国当时的主要缺点,不是不用数字来管理国家,而是明朝中央集权、君主权威至上的中国政治(明太祖手上建立的君主绝对专制),张居正重视“制度”、“法治”、“公平”,即使在封建统治下,也能很好地管理中国这样的大国。他注重“循名责实”,用现代的名词来说,大致上便是“实事求是”。《张居正》虽是小说,但比《万历十五年》这样的学术文章,更加真实,更加接近事实。

历史小说有“古为今用”的作用,但不能以“古为今用”作为目标而写小说,那有可能会牵强附会,勉强影射的作用。在文学上,“主题先行”的作风从来是不会成功的。要写主题,就清楚明了,直截了当地写一篇政治论文。

我欣赏《张居正》,因为作者选择张居正这样一个“实事求是”不顾个人成败,决心为了国家,反对特权,打击豪强,坚持制度与法治的人物,来抒写他的真实遭遇和感情,并不勉强将他推入现实的框子里,影射现实,反映现实。只能用现实人物来反映现实,古人就是古人,真实的抒写古人,就是很好的历史小说。――金庸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一本让人唏嘘不已的好书,想起看张居正是因为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将其评价为“明代最杰出的政治家”,这个评价看完熊召政的《张居正》之后,我认为是恰当的,正如书中作者自己总结的,政治家“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其次考虑政党利益,最后考虑自身利益”,而政客“首先...  

评分

最近在看《张居正》,他当首辅十年间,大权在握,又有宦官首领和太后的支持,把祖宗之法变了不少,也使明朝中期的政治为之一振,可是万历十年六月张居正病逝,同年十二月反对派开始发难,张居正满门查抄,家属饿死十多人,凡被认为与张结党的官员,统统被削职。至于他一腔心血...  

评分

最近在看《张居正》,他当首辅十年间,大权在握,又有宦官首领和太后的支持,把祖宗之法变了不少,也使明朝中期的政治为之一振,可是万历十年六月张居正病逝,同年十二月反对派开始发难,张居正满门查抄,家属饿死十多人,凡被认为与张结党的官员,统统被削职。至于他一腔心血...  

评分

文人最牛之处就是有笔。有笔就可以写字。能写字就可以编成书。能编成书就可以流传下来。流传下来就变成了事实和真理。 历史上,中国文人大都是想要当官的,但一般被解释成为国为民。众多文人当官,就形成了文官集团。江湖上有了帮派,朝廷上有了集团,于是就有了争斗。外戚,...  

评分

两本书的内容透视的是同一个时代,从不同的侧面来观察和分析,建议有一点古文基础的先看《张居正传》,很多引用的史书原文,有利于思考理解,后者最初以英文写成,估计要照顾外国人,很多语言力求浅显,但对于国人来说难免感觉不伦不类,但是视角非常独特,出自作者的“大...  

用户评价

评分

从首图借的,人民文学版本 看了第一册,感觉一般,没有继续读下去的欲望。

评分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评分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落得开棺鞭尸

评分

掏钱买的后悔了

评分

读书的过程可谓畅快淋漓。身后事,是不是就已无法再追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