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宁娜》这部小说是以安娜·卡列宁娜的名字来命名的。在小说中,安娜的形象的确居于中心的位置。安娜是一个天生丽质、情感真诚、内心世界丰富的年轻女人。她由姑妈作主,嫁给一个思想保守且比她大很多的官僚卡列宁。多年来,她一直安于贤妻良母的生活,但与渥伦斯基的邂逅,又重新唤醒了她对生活和爱情的追求。在当时的上流社会,私通并不少见,但安娜不愿长期欺骗丈夫,毅然把她和渥伦斯基暧味的关系公开,从而被上流社会抛弃,同时也受到卡列宁的报复。她拼命挣扎,但还是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最后卧轨自杀……
读安娜的起因是在网上的几个朋友的写得很好看的书评,每看完一篇我就想,要去找来看看了,每下一次决心就给我增添一次心理压力,因为《安娜》应该就是那种我知道很好而又不确定自己能不能看得到它的好的书。 托尔斯泰的小说我以前只在中学看过《复活》,也算是完成暑假作业,...
评分读安娜的起因是在网上的几个朋友的写得很好看的书评,每看完一篇我就想,要去找来看看了,每下一次决心就给我增添一次心理压力,因为《安娜》应该就是那种我知道很好而又不确定自己能不能看得到它的好的书。 托尔斯泰的小说我以前只在中学看过《复活》,也算是完成暑假作业,...
评分安娜临死之前的心理独白,堪称十九世纪最精彩的心理描写,很难想象托尔斯泰在写这些段落时处于怎样的状态。记述下这些句子的人仿佛是安娜自己,如果把安娜自杀的部分作为全篇小说的高潮的话,那站在这最高点上俯瞰的不是托尔斯泰,而是死神。 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整...
评分本作的男角没有什么可说。列文虽然处处碰壁,但在小说里仍然是主宰一切的神,他矛盾的心理只要略微往某一方面发展,就可以变成奥布隆斯基、卡列宁或者弗龙斯基。换句话说只有列文是活着的,仍然游移变幻着,其他所有的男主角都是列文貌合神离的分身,都是具象化定型了的人,等...
评分安娜临死之前的心理独白,堪称十九世纪最精彩的心理描写,很难想象托尔斯泰在写这些段落时处于怎样的状态。记述下这些句子的人仿佛是安娜自己,如果把安娜自杀的部分作为全篇小说的高潮的话,那站在这最高点上俯瞰的不是托尔斯泰,而是死神。 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整...
如果经典就是读了一遍后便想读第二遍,那么对我而言,安娜卡列尼娜便是经典中的经典,因为我读到一半时便想读第二遍。
评分为什么要死呢?
评分如果经典就是读了一遍后便想读第二遍,那么对我而言,安娜卡列尼娜便是经典中的经典,因为我读到一半时便想读第二遍。
评分重读《安娜》,修正对安娜丈夫卡列宁的评价。初读重点放在安娜的恋爱,自然先入为主地以为卡列宁是个无趣伪善之人。重读才发现托尔斯泰赋予这个人很深的气质,我特别欣赏他尖酸刻薄的吐槽(包括自嘲)。喜欢吐槽的人大多不伪善不无趣,而他对安娜的容忍更见其不是冷酷之人。无趣伪善冷酷,这是从安娜眼中得来的印象,这种视角常常会蒙蔽同情她(及其出轨)的人的眼光。整部小说没有大奸大恶之人,尽管人人都有自己的小奸小恶。没有坏人却发生了极坏的事情,正是作品的深度所在。
评分为什么要死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