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宁娜》这部小说是以安娜·卡列宁娜的名字来命名的。在小说中,安娜的形象的确居于中心的位置。安娜是一个天生丽质、情感真诚、内心世界丰富的年轻女人。她由姑妈作主,嫁给一个思想保守且比她大很多的官僚卡列宁。多年来,她一直安于贤妻良母的生活,但与渥伦斯基的邂逅,又重新唤醒了她对生活和爱情的追求。在当时的上流社会,私通并不少见,但安娜不愿长期欺骗丈夫,毅然把她和渥伦斯基暧味的关系公开,从而被上流社会抛弃,同时也受到卡列宁的报复。她拼命挣扎,但还是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最后卧轨自杀……
每天断断续续地,在网页上读完了《安娜·卡列宁那》。怀着对长久以来对老托的偏见,和对老陀的偏爱,读的时候总会有意无意地将他们放在一起比较。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句评论:就小说的艺术而言,老托是胜于老陀的。言之有理。不过有趣的事也在这里,正是由于出色的全局掌控和局部...
评分本作的男角没有什么可说。列文虽然处处碰壁,但在小说里仍然是主宰一切的神,他矛盾的心理只要略微往某一方面发展,就可以变成奥布隆斯基、卡列宁或者弗龙斯基。换句话说只有列文是活着的,仍然游移变幻着,其他所有的男主角都是列文貌合神离的分身,都是具象化定型了的人,等...
评分 评分读安娜的起因是在网上的几个朋友的写得很好看的书评,每看完一篇我就想,要去找来看看了,每下一次决心就给我增添一次心理压力,因为《安娜》应该就是那种我知道很好而又不确定自己能不能看得到它的好的书。 托尔斯泰的小说我以前只在中学看过《复活》,也算是完成暑假作业,...
爱比死亡更冷酷
评分重温结束!还是安娜最可爱,基蒂和列文这对真是令人生厌!
评分爱比死亡更冷酷
评分为什么没有给予安娜以宗教解脱的力量呢,安娜就活该成为一个因为堕落而死于铁轨之下的女人吗?我对托尔斯泰这么安排很是不爽,尽管他赋予了安娜他日渐增长的同情,但仍旧是以居高临下的男权主义的施舍者身份给予描述的。而安娜对弗龙斯基的满含妒意的猜忌则是大多数女人的通病,爱情本身不能作为宗教
评分人物刻画的太真实了以至于我极其厌恶安娜,她除了美貌之外,身上聚集了女人的几乎所有令人厌烦的毛病,自私,虚荣,虚伪,贪婪,妒忌,等等。结局纯属咎由自取。所谓追求爱情、自由的生活不过是不负责任的情欲的借口罢了。虽是大师手笔,阅读感上这本要比《战争与和平》差很多,被安娜败坏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