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苏秉琦(1909-1997),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他致力于创建中国考古学的学科理论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派,并积极推动考古学普及化。

70年代以来,他先后提出中国六大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古文化古城古国”、“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三部曲”和“发展模式三类型”等颇具影响力的学术理论。90年代初提出世界性的中国考古学,更是中国考古学走向成熟的代表性论点。

论著有《瓦鬲的研究》、《斗鸡台沟东区墓葬》、《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和《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等,并主编多卷本《中国通史・远古部分》和《考古学文化论集》。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苏秉琦
出品人:
页数:189
译者:
出版时间:2000-01
价格:1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1213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考古学 
  • 考古 
  • 苏秉琦 
  • 历史 
  • 文明起源 
  • 中国 
  • 先秦史 
  • 华夏文明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在生命的最后时段为大众撰写的一部考古学著作。书中以其60余年的考古生涯为主线,回顾了他在实践中探索考古学科理论和方法所走过的艰辛道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考古学的成长过程和探索中国文明起源方面的主要成就,因此,被称为“中国考古学的世纪之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华大地上,不同的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文明,这些文明如同大地上的一个个湖泊,这些湖泊没有水道互相连接,独立的发展变大——古国产生了,这些古国大多是原生型。某一天,这些湖泊有了水道互相连接,这水道形成的长河是即是中国文明的共同传统,水道和湖...  

评分

要求选读的是苏秉琦先生所著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第三章《解悟与顿悟》。本书首次出版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秉琦先生在书中针对当时中国内地的历史教育中存在的两个“怪圈”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并相应地在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上提出了满天星斗说和六大板块说等新的学...  

评分

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华大地上,不同的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文明,这些文明如同大地上的一个个湖泊,这些湖泊没有水道互相连接,独立的发展变大——古国产生了,这些古国大多是原生型。某一天,这些湖泊有了水道互相连接,这水道形成的长河是即是中国文明的共同传统,水道和湖...  

评分

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华大地上,不同的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文明,这些文明如同大地上的一个个湖泊,这些湖泊没有水道互相连接,独立的发展变大——古国产生了,这些古国大多是原生型。某一天,这些湖泊有了水道互相连接,这水道形成的长河是即是中国文明的共同传统,水道和湖...  

评分

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华大地上,不同的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文明,这些文明如同大地上的一个个湖泊,这些湖泊没有水道互相连接,独立的发展变大——古国产生了,这些古国大多是原生型。某一天,这些湖泊有了水道互相连接,这水道形成的长河是即是中国文明的共同传统,水道和湖...  

用户评价

评分

简洁明了,见解通达。可以进一步深入

评分

观点还是不错的~

评分

2010/5/28晨,下载pdf于新浪iask爱问·共享资料,次日(5/29)晨读毕,儒教一词南北朝即有,怎成外国人想出来的?怎见得红山的所谓女神像乃是“中华民族的共祖”?陶器的差别究竟能否作为区分族群的依据,甚为可疑(参见《华夏边缘》)!为拉长中国文明史,刻意降低“文明”门槛,叫嚣“上万年的文明起步”、“始自百万年前至今不衰不断的文化发展大系”,有史以来未见病狂丧心如此人者!此书实乃一篇以“振兴中华”之类政治意识形态指导考古学的自供状,2星。

评分

毕竟器物所能承载的东西还是很有限的,文明中关于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内容,在史前考古中是欠缺。

评分

用同种器物间的差别来展现不同区域的差异,多源文明是必定的。可是我还是有疑问:1、六大分区是否都各自存在一个强势中心,使得区域文化呈现出与其他分区不同的文化特征?2、器物纹饰、形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否可以作为分区的极有利证据?3、分区的的边界必然是动态的、变化的,这些变化是否更能反映文化的融合、撞击和分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