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濛古族人,全名是穆倫・席連勃,意即大江河;“慕容”是“穆倫”的諧譯。1943年農曆10月15日生於四川重慶城郊金剛坡,祖籍內濛古察哈爾盟明安旗,1949年遷至香港,後隨傢飄落颱灣,1956年入颱北師範藝術科,1964年到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傢藝術學院進修,入油畫高級班。1970年以穆倫為筆名,在《聯閤副刊》發錶作品。七月迴颱灣,任教新竹師專美術科。其後數年間應邀參加多次省級及國際性之美展。並以蕭瑞、漠蓉、穆倫・席連勃等筆名投稿,作品多為散文。1989年九月前往父親及先母的傢鄉,初見濛古高原。
十四歲起緻力於繪畫,至今仍視之為主要職業。寫詩,隻是作為纍瞭一天之後的休息。她寫詩,為的是“紀念一段遠去的歲月,紀念那個隻曾在我心中存在過的小小世界”。一個“真”字熔鑄於詩中而又個性鮮明。在她的詩中,充滿著一種對人情、愛情、鄉情的悟性和理解。主要著作:七裏香[詩]、無怨的青春[詩]、三弦[小品]、有一首歌[散文]、同心集[散文]、寫給幸福[散文]、江山有待[散文]等。
《席慕蓉自選集:我的傢在高原上》是作者第一次見到原鄉之後,逐漸纍積而成的收獲,文字加上攝影,描繪齣瞭作者那心中夢土的美麗與豐饒。其內容有:有一首歌、無邊的迴憶、飄蓬、飛鳥們等。
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读席慕蓉的诗的时候,只是贺年片的短短的句子: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说不清楚地就是那种很震动的感觉,觉得是一幅淡淡的水粉的模样,却又包含了那么多的怅然若失与牵挂。后来有...
評分读过才知蒙汉文化仍然有着不可逾越的隔阂, 感慨民族融合时有多少消失的不可重来,正如<飘>中作者感叹南方文化消失一样. 感慨中国为此做出的努力不是我们这一辈人能够想象的. 感慨中国幅员辽阔, 感慨自身渺小, "府身一掬水,感谢上苍的恩赐".
評分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读席慕蓉的诗的时候,只是贺年片的短短的句子: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说不清楚地就是那种很震动的感觉,觉得是一幅淡淡的水粉的模样,却又包含了那么多的怅然若失与牵挂。后来有...
評分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读席慕蓉的诗的时候,只是贺年片的短短的句子: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说不清楚地就是那种很震动的感觉,觉得是一幅淡淡的水粉的模样,却又包含了那么多的怅然若失与牵挂。后来有...
評分读过才知蒙汉文化仍然有着不可逾越的隔阂, 感慨民族融合时有多少消失的不可重来,正如<飘>中作者感叹南方文化消失一样. 感慨中国为此做出的努力不是我们这一辈人能够想象的. 感慨中国幅员辽阔, 感慨自身渺小, "府身一掬水,感谢上苍的恩赐".
同樣喜歡,席慕容的散文
评分父輩的記憶,就這樣漸漸被遺忘。
评分鄉關路遠,歸夢難圓。有關故鄉的隻字片語,她都一一撫平,放在溫熱的胸口。
评分有的好看……看過太久也不太記得瞭(
评分這一套書是當年我從上海帶迴來的,親自去瞭齣版社買(延安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