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老的经历所涵盖的时空广阔,人物众多,尤其是涉及到佛学及藏传密教的部分,需要参证大量的文献,才能达到真实的复原当时佛教活动的历史面貌的目的。往往为了一项细节的查证,要经过洛杉矾-北京之间横跨太平洋的数次联络,三年内点点滴滴的工作持续不断,直至各项因缘具足,方才功德圆满,使这部口述自传得以问世。我们希望这本书能为近代政治史、社会史、宗教史、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一份真实可靠的历史记录。这也是邢肃兰老人的心愿。
花了一个星期看完了这本三百多页的书。一开始完全是被西藏和宗教这两个话题吸引才买了这本书。结果书中并没有描述太多我之前所期待的西藏的风光和景色。更多的是向读者揭露了西藏的文化和密教。也不错,作者把西藏还有藏传佛教许多不为人知的一面都透露给了读者,书中还配有许...
评分这本书已看了好久,觉得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就一直没有看到过类似的吸引人的好书。去西藏前,看了一些书,去后又看了一些书,但总是对西藏,对藏传佛教隔了一层纸,直到看了这本书,就都通了。觉得以前的书也没白看了。
评分本书的视界不是一个求法者的视界,而更像是一个打入敌方内部的间谍的视界,也正因为此,此书的价值就体现于对藏地当年社会风貌的描述上,当然读的时候仍然要警惕,这只是一本口述史。
评分这样的书市面不多,因为作者的亲身经历实在是有点不可思议,甚至波澜壮阔的感觉,尽管其本人在当时历史中没有很大的影响力,不过,对于想到西藏求法的人来说,可说是难能可贵,难行能行的了. 无论是否愿意学佛,了解当时错综复杂的历史环境,看这本书肯定值得了,我个人建议值得看看的...
评分这本书到手里有些日子,是一个热爱西藏的朋友送的。隔了半年才想起看,结果爱不释手,秉烛夜读,并与同样爱书的朋友分享阅读的喜悦。 在汉藏严重对立的历史时期,作者刑肃芝以蒙藏委员会交流学者的官方身份和汉人喇嘛的特殊身份进藏,沿途历尽艰险,遍访康藏地区的高僧大德,...
只能当作一本粗浅的风物纪来读。本来很有料的一生就这样记成了一笔流水账,“雪域”往事不复其沧桑,“求法”历程难显其丹诚,就连几句本该直吐的真心话,似乎也融于法界了。
评分三四天读完,挺有意思的~
评分南京。相比《一个巴黎女子的拉萨历险记》,地名基本已和现用一致,路线非常清晰:川藏北进,滇藏出,以及中尼公路。有意思的是,一个江南人对这一路极其壮丽的自然风光未作任何评论,反而对途中每一顿饭中的所有菜色记得一清二楚。
评分精彩的书!
评分细节的描写和难得的图片为阅读者提供了充分的信息,使大半个世纪前的事情今天看来并不会产生太疏离的感觉。喜欢康藏地理的人也会从中找到比较地理变迁的乐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