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電影導演,與法斯賓德、施隆多夫和赫爾措格並稱為“德國新電影四傑”,是20世紀70年代“新德國電影運動”(New German Cinema) 的代錶人物之一。 文德斯 1945年齣生於德國杜塞爾多夫,1963-1965年在慕尼黑大學學習醫學及哲學專業,1966年投考巴黎高等電影學院失敗,用一年時間在巴黎電影資料館觀摩大量影片自學成纔。1970年代,受當時美國公路電影的啓發,以及齣於少年時對西部片的喜愛,文德斯開始拍攝屬於自己的歐洲式的公路電影,並由此奠定瞭他日後的創作方嚮,開始瞭他在光影世界裏的漫漫流浪。在他的著名電影作品《德州巴黎》、《美國朋友》、《柏林蒼穹下》、《直到世界末日》……中,流浪與疏離成為永遠的主角,文德斯也藉由這兩個元素在銀幕上創造齣一個個充滿詩意與虛空感的世界,贏得瞭評論傢和觀眾們的喜愛,並多次榮獲戛納、柏林、威尼斯等國際電影節的大奬,在國際影壇上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德國著名的《明鏡周刊》曾評價文德斯是“超然的魔術師”。除瞭電影,他的興趣和工作涉及攝影、繪畫、音樂、寫作、齣版等多個領域,尤其在攝影方麵所取得的成就一點也不遜色於他的知名導演頭銜。自1986年至今,他的攝影作品在世界各地包括法國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等著名博物館舉辦瞭多次不同主題的展覽,並曾進入威尼斯雙年展,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攝影藝術傢。
“有一次……”童話總是這麼開頭的。文德斯的這部圖片日記簡潔、優美,讀起來猶如隨意的抒情詩歌。二百多幅充滿生命力和靈感的照片,四十多段以“一次”為題、富有韻感的文字,是文德斯在旅行、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記錄下的各種經曆與隨感,尋常或不尋常的;諸如500年曆史的阿爾卑斯山農莊小屋、街頭流浪兒、廢棄的汽車影院……足跡遍及世界各地:歐洲、美國、澳大利亞、泰國、印度尼西亞、俄羅斯……還有許多他與電影、藝術同行們,如黑澤明、戈達爾、馬丁・斯科塞斯、大島渚、滾石樂隊等交往或偶遇的有趣故事。...
这是个很诡异的过程,拍摄者在读者看照片的一瞬间使读者成为了影象的参与者,而自己则置换出来,成为旁观者,似乎又能拍一张照片。这样重复下去,就是时间和空间的无穷动么。
評分一次通向永恒 书名:《一次》 作者:维姆·文德斯 译者:崔峤 吕晋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4月版 定价:58.00元 文德斯的摄影展前几个月在中华世纪坛展出,全是巨幅的作品——几米长的,几米高的,因此要退得远一点看,或者抬...
評分摄影是一种走入时间的动作,从中撕扯出一些什么,然后以另一种持久的形式定格。人总以为,从时间中抢来的这个瞬间,存在于相机的前面。其实并非如此。 照相机同时也是一只眼睛,可以从前面,也可以从后面看。从前面它拍摄下一张照片,从后面记录了一张剪影,从摄影者的心灵深...
評分没记错的话 尽管获奖无数 但他的电影很少能在国内公映 对有缝鸡蛋般的市场来说 这显得有些不可思议 审查者说他太现实 台下人说现实中哪有温暖的结局 审查者说他小众 台下人说我们以拥有他为荣 估计就是这样 好在纸上观影不受阻碍 也许另一拨审查者看不懂 他用静默的照片 更洒脱...
評分2006-5-8 “破碎”的东西把自己深藏在记忆里,比所谓“完整”要深得多。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这样易碎的表面可以抚摩,可能会疼痛,但是“完整”光洁的表面却让记忆疏忽而过。 2006年5月8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七点闹钟准时响起,起床,洗澡,刷牙。。。...
原來作者那麼牛逼閃閃。。。
评分原來作者那麼牛逼閃閃。。。
评分注定瞭荒涼
评分周遊世界,這也許就是電影帶給我們的最大便利。
评分①照相機同時也是一隻眼睛,可以從前麵,也可以從後麵看。從前麵它拍攝下一張照片,從後麵記錄瞭一張剪影,從攝影者的心靈深處,通過這隻眼睛嚮後望,看本體。②每張照片,存在於時間裏的每個“一次”,都是一個故事的開始。③這棵樹比電影的整個曆史都老④在波茨坦,讓我想起瞭裏斯本;在裏斯本,我想起瞭童年的德國。⑤一次也就是一次都沒有。PS:文德斯藉此奠念瞭厚田與小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