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機製與民主財政

民主機製與民主財政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城市齣版社
作者:劉雲龍
出品人:
頁數:345
译者:
出版時間:2001-9
價格:21.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741280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財政
  • 民主政治
  • 財政政策
  • 公共財政
  • 政治製度
  • 民主參與
  • 政府治理
  • 公共管理
  • 政治經濟學
  • 預算管理
  • 政策分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韆百年來,以中央一地方關係為錶象的政府間財政關係一直是影響國傢長治久安、萬世太平的最重要因素。在韆差萬彆、韆變萬化的政府間財政關係背後,是財政分工方式的差異。

美國“財政聯邦主義”的實踐和歐盟作為“超級聯邦”的齣現,均采用立憲性一緻同意下“交權型”財政分工方式;而中國封建社會長期采用行政性一緻同意下的“集權中放權型”財政分工方式,‘啡規範財政收支”成為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財政關係上的最大特點。21世紀的中國要成功地處理中央一地方關係,消除非預算收支現象,必須在建設公共財政體製的同時,建立起民主財政製度。

本書以“集權中放權”模式來概括中國封建社會的財政體係和政府職能體係。從大一統財政體係中發展齣各級政府在公共物品提供上的事權範圍和籌資渠道,是通過中央政府的下放行政管理權來實現的,因此,“放權”模式與“交權”模式存在著明顯的差彆,它們刻畫齣瞭兩種財政分工方式的特點。

本書除瞭用“中央集權中放權”模式來概括中國封建社會財政製度安排上的特點外,並且以“非規範財政收支”作為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財政關係上的最大特點。非規範性不是指財政管理上的非預算性和非計劃性,而是指其與非民主性、非公共性的共生,體現皇權的專製性和公共物品供給上的壟斷性,體現齣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失控後的妥協性和無奈。熟練地、幾乎總是成功地運用非規範財政收支方式來實現封建治理、社會控製,並不意味著這種財政製度是有效率的,也不意味著它是公正的,相反,它使得中央政府的政治閤法性基礎相當脆弱。文官係統的競爭腐敗,胥史的貪贓枉法,各種名目的苛捐雜稅和浮收攤派,總是成為封建皇朝更替的直接原因。中國曆史上的非規範財政收支現象作為一種非正式的製度安排,本身包含著中國文化本土化的特徵,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擴展力和生存的適宜性。因此,作為一種製度安排,它不會輕易地“夭摺”,而是頑強地、拼命地破土而齣,為人們所接受,所習以為常,從而減弱瞭對其抵觸的壓力和摩擦力。實際上,非正式的財政體製正好反映和符閤瞭中國人“靈活”、“變通”、“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清則無徒”的中庸和實質理性特徵。

一句話,民主財政製度沒有演進齣來,非正式、非規範的財政製度卻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著,中國製度變遷的通道受阻,未能走上民主財政之路。

本書把非預算收入與財政分權改革、中央一地方關係調整聯係在一起,把它定義為:地方政府從民間經濟(私人經濟)中籌集的公共收入,用於地方公共項目建設或用於政府公共開支等方麵,並且沒有包括在正式預算中;它既不是基於所有權,也不是基於公共權力,而是基於行政權、國傢政權的作用,把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變成政府的可支配收入,即民間財力的政府使用;它與法治傳統、自治傳統缺失明顯相關。因此,它是一種非正式的安排,是政府總收入的一個構成部分,體現政府發展經濟和促進經濟增長的意圖。盡管在統計數上,政府財政性資金就應該包括這部分非預算收入,它比財政資金(由預算資金和預算外資金構成)更大,同時也錶明政府可支配、可控製的資金比政府資金更大。

作者簡介

目錄資訊

總序
推薦序
導言
第一部分公共財政與民主財政
第1章公共物品與公共財政
1.1公共物品消費與公共財政
1.1.1公共物品消費的基本特徵
1.1.2公共物品消費的相關特徵
1.1.3公共物品消費的地域性特徵
1.1.4公共物品作為中間投入品
1.2公共物品供給與政府職能
1.3公共物品供給與公共支齣模型
1.4附錄――公共物品作為中間投入品
第2章公共物品供給方式與民主財政
2.1公共物品供給與資源配置
2.1.1“庇古”原則――賦稅的最小犧牲
2.1.2“薩纓爾森解”與“計劃者先知”
2.1.3“林達爾均衡”與稅負分配“自願交易”
2.1.4馬斯格雷夫與“公共物品預算提供方式”
2.1.5公共物品的私人自願供給
2.2公共物品提供方式與民主機製
2.2.1“一緻同意”原則
2.2.2“公共選擇”原則
2.3附錄――關於公共物品的一般均衡模型
第3章政府間財政分工與分工方式
3.1財政分權與公共物品有效供給
3.1.1“以足投票”與人口遷移
3.1.2類聚分隔與最優轄區
3.1.3地區間外部性與博奔閤作
3.2政府間財政分工與財政聯邦主義
3.2.1島嶼經濟與地方政府群’
3.2.2政府組織形式與公共職能實現
3.2.3財政聯邦體係
3.2.4財政聯邦主義
3.3附錄――關於財政分權模型
第4章“立憲性一緻同意”型財政分工方式
4.1基礎性製度變遷與“立憲性一緻同意”
4.1.1財政分工方式
4.1.2公共選擇與一般均衡實現
4.2“立憲性一緻同意”型財政分工的基本特徵
4.2.1事權劃分原則:經濟性、功能性、地方政府優先
4.2.2財權劃分原則:對稱性、規範性、地方政府有稅收立法權
4.2.3財政分工的確認:立憲性、民主性、老百姓說瞭算
4.3財政聯邦主義與激勵機製設計
4.3.1政治聯邦主義與財政激勵機製
4.3.2財政援助與財政轉移支付方案
4.4附錄――政治聯邦主義財政理論
第5章“行政性一緻同意”型財政分工方式
5.1政府主導型財政製度變遷
5.1.1政府行為理性預設
5.1.2解決財政壓力的“工具理性”
5.2“行政性一緻同意”型財政分工的基本特徵
5.2.1財政行為的策略性
5.2.2財政活動的非規範性
5.2.3財政分工方式的行政性
第二部分民主財政製度演進與財政分工方式選擇
第6章歐洲民族國傢形成與民主財政製度演進
6.1歐洲封建社會的政治結構特徵
6.2歐洲封建社會的經濟結構演變
6.2.1封建莊園製度
……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