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行》,北平三聯書店1994年5月初版。(1995.8重印)(1996.2重印)(1996.11重印)
p23,第3行,“也可不得”,似當爲“也不可得”
p190末行,“石破天道”,據上下文情境,似當爲“石破天心道”
p278第12行,“至於雪山派中那些狂妄自大之 輩,便是非甘拜下風不可。”“便是”據上下文,似當爲“更是”。
《俠客行》,1966年6月11日至1967年4月19日連載於《東南亞週刊》。修訂本單行本由明河社1977年初版(有1994年十一月第十二版)
【改編電影】
俠客行(1982)
【電視劇】
俠客行(1985,颱灣)
俠客行(1989,香港)〔魔改,和原著差別很大〕
俠客行(2002,中國)
新俠客行(2017,中國)
俠客行迄今沒有很成功的改編劇。例如各改編劇都把貝海石設定爲最終反派,和小說完全不符,實際代錶著改編者對原著把握能力和想象力的匱乏。
《越女劍》,是金庸最後一篇武俠小說。短篇。寫作開始時間是最後的,結束時間早於《鹿鼎記》。初連載於《明報晚報》。沒有修訂本,是金庸十五部武俠小說唯一一部沒有原始連載版和修訂本之分的。係與《俠客行》、《卅三劍客圖》閤輯,用《俠客行》名義齣版單行本(明河社1977年11月初版)。〔後來大陸三聯版亦是如此齣版,此格局當直接來自明河版〕
【電視劇】
越女劍(1986,香港)〔atv。這是atv拍的唯一一部金庸改編劇。實際上金庸小說被tvb買斷版權,atv沒有金庸小說的版權,《越女劍》因爲情況特殊,是金庸最短的武俠作品,又是以早已存在的春鞦歷史傳說爲背景,故atv得以拍攝此劇。此劇長達20集,相比於金庸《越女劍》的短篇,當然增加瞭大量金庸《越女劍》根本沒有的內容,已不能說是典型的金庸改編劇。之所以仍然承認其爲金庸作品改編劇,是因爲劇中幾個核心情節來自金庸的《越女劍》〕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今天忽然发觉金庸的著作中,《侠客行》我竟然没有太深刻的印象,和《连城诀》有点混了。其实《侠客行》是我看过的第一部金庸小说,大概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看到吧,时光久远所以印象略模糊。今天又回顾了一遍,吃惊地发觉,金庸先生不愧是皈依...
評分这套作品集的前言里金庸写道自己几十年来每天读书至少5个小时,真是让人佩服,常常羡慕人家能够找到发自内心喜欢并成为生命一部分的爱好,所以觉得金庸先生真幸福。看完《书剑》再看《侠客行》,写作技法以及思想观念上的发展与进步确实非常明显。 《侠客行》是一部让人特别有...
評分他,横空出世,由懵懂少年成盖世大侠;他,飘然独立,于纷繁乱世获武学精妙。他或许是一个傻瓜、一个白痴,却仿佛在无意之中经历人生最完美的模式,他是石破天,一个连自己名字、生世都搞迷茫不知的少年——《侠客行》的主人公。 陈墨先生对金庸的这部小说的评论是,它是金庸先...
評分1,小时候看的金庸电视剧当中,最看不下去的就是《侠客行》了。场景简单、造型低劣、节奏缓慢,勉勉强强看过一遍就不愿再捡起。现在重新看小说,却觉得别有味道。(当然注水过剩的电视剧还是渣,除了阿秀的温婉可人好动心好动心。) 2,人在社会,难免异化。相逢之间,总是各...
評分纵观金庸的15部小说,《侠客行》成书于1965年,于《神雕》《天龙》之后,《笑傲》《鹿鼎》之前。《侠客行》中的很多情节、人物描写不如《神雕》《天龙》等书,一些细节也经不起推敲,但是作为金庸作品中唯一一本以舐犊之情为主题的作品,《侠客行》的艺术价值也是值得肯定的。 ...
過分注解損害原意.
评分憨厚老實。。。
评分寫的真特麼太好瞭。初中連著看完瞭一套
评分白首太玄經
评分金庸小說敗筆之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