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史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吉川幸次郎 诗歌 海外汉学 文学史 古典文学 日本 文学 文学史、文学批评及理论
发表于2023-11-30
中国诗史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3
读了几个星期先读完。写得真好,如果大学时期读估计我会对古代文学史更感兴趣吧。中国诗学入门最佳读物,没有之一。
评分说实话几乎没有任何收获。。。
评分书翻千秋史,谈尽古今愁。
评分吉川先生深具哲學家的情懷,這本書我會珍藏到老
评分三星半
吉川幸次郎(1904-1980),毕业于京都大学的中国语学文学专业。文学博士,国立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东方学会会长,中国文学和历史研究专家。他的代表作有:《元杂剧研究》《新唐诗选》《杜甫诗注》《宋诗概说》《元明诗概说》等。
吉川幸次郎先生对中国文学史独到的把握,在本书中尤其能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将文学作品置于一种形而上的背景下去考察,发掘其中所表达的个人与天命的关系;第二,对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力量与激情有—种持续的关注。 这种力量与激情又与中国的天命哲学有一种相互的贯注,构成中国文学特有的精神。所以,吉川幸次郎先生此书令人敬佩的地方不在于如何把握中国文学在形式方面的特色,而在于其极为注重把握中国文学的精神。
中国文学的一种理解 纯以实在的经验为素材的作品被认为是理所当然。诗歌纯是抒情诗,以诗人自身的个人性质的经验(日常生活及生活四周的自然界的经验)为素材的抒情诗为主流。以特异人物的特异生活为素材,从而必须从事虚构的叙事诗传统是缺乏的。散文也是以叙述实在事件的历史...
评分这是一本日本人研究汉学的论文集,书中对于中国诗歌和诗人的评论也是公正和客观的。这本书没有给我太多的惊喜,但是由书中的观点所引发的一些思考还是蛮有裨益的。最近几周理论哥的课上一直在讲诗言志这个观点,我想,我的思考大抵和它相关,或许和它无关。 ...
评分中国文学史的一种理解 只有近千年来产生的虚构的文学是唯一的例外,无论小说或戏曲都被容许以口语为其使用的语言。 着重表现的技术:文学首先必须在其表现的技术上,必须使用高层次的言语。 在素材方面毋宁是崇古的→①对于非虚构的素材的尊重②对语言表现得特别尊重 文学创作...
评分日本学者看待中国诗歌确实有别样的味道,与本土的分析评论家的角度不同。每篇都独具慧眼,站在一个生僻的峰上看待历史及历史下的诗。当然这本书应该算是中国文学史入门级读物,文中只是简单列举各朝代最富个性和艺术特性的人物。对于宏观把握中国文学史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评分与《宋元明诗概说》两本一起读的,吉川先生对中国诗格有种一以贯之的理解,就是“燃烧和持续”(六朝唐代),“悲哀的扬弃”、“心情渐趋平静”(宋)。他喜欢将具体作品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之下去分析,对中国诗歌的把握和选取,也是精准和独到的。
中国诗史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