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的记忆

暴风雨的记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北岛,1949年出生,本名赵振开,曾用笔名:北岛,石默。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1978年同诗人芒克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1990年旅居美国,现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大学。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著有诗集《北岛诗选》、《太阳城札记》、《北岛与顾城诗选》,中短篇小说集《波动》,译著诗集《现代北欧诗选》,散文集《失败之书》,《时间的玫瑰》等。最短的诗歌作品是生活,诗歌内容只有一个字——网。维一:上海出生,自幼居北京。初中肄业后,先赴内蒙古阿荣旗农村挑水种庄稼,再去云南西双版纳农场砍树种橡胶。后回北京闭门读书,到故宫博物院看大门。“文化大革命”结束,先在北京的研究所和科隆的大学读考古,后到哈佛大学及法兰克福大学访学。现居美国。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曹一凡
出品人:
页数:439
译者:
出版时间:2012-3-1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4010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革 
  • 北岛 
  • 回忆录 
  • 历史 
  • 北京四中 
  • 中国 
  • 近现代史 
  • *三联@北京*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北京四中是名重全国的重点中学,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校史。这所学校的特殊不仅建立在其高超的教学质量上,通过本书还可以看到它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半叶更为独特的政治地位和作用。四中以拥有大批党政军高级干部子弟而闻名,由于他们家庭地位的特殊和特定时期社会对“革命后代”的期许以及“ 阶级斗争”理论的盛行,四中的学校风气和环境气氛也就大不同于其他中学。本书就是当年那个特殊中学的学生对“文革”山雨欲来之际和暴风雨高潮时期的翔实记述:关于“血统论”、《出身论》的争议,曾经是当时的一个重要争论的中心,而一些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如“家庭问题研究小组”和《中学文革报》的内幕——却是第一次向公众披露;关于“破四旧”和抄家,“黑五类”和“红五类”在这个时候相见,其中的微妙,只有当事人才说得清楚;关于大串联,的确让参与者“经风雨、见世面”,过程之混乱、“革命形势”之匪夷所思,读读起来就像编造的小说,但那都是真的……正如北岛在序中所说,记忆往往具有模糊性、选择性及排他性。但是,“历史的真实”就存在于不同的记忆的重合错位与对立中。这些曾经在“文革”暴风雨中心经过的人,用这种方式,将暴风雨中的记忆留下,或许这是对那个疯狂时代的细节的补充,从而为重新认识那个时代,提供线索和史料。通过这本书,可以对那个年代有更为切近和深入的认知及理解。那是整整一代人终生难忘而又不堪回首的青春年代,事实上也是对衍生出《七十年代》以至《八十年代》的那个“六十年代”的追溯。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为了避免一些可以预见的悲剧和麻烦,我将正文内容转换成了图片,可能会影响阅读,也希望大家能耐心看下去,同时,对于这类“受害者”与“施害者”双重身份的人,如何去看待,如何倾听他们的讲述,以及对于“群氓”做的“坏事”如何去追责和定性,也都是我个人很感兴趣的点,期...  

评分

为什么他们不会有直面灵魂的沉痛反思?因为他们的罪行是如此之深,一旦反思,他们的良知将永远无法得到安放,他们的灵魂将永远无法得到救赎,所以,他们怪别人,怪社会大背景,怪青春期荷尔蒙的迸发,甚至说出“文革跟世界其它群众运动比,死伤不算多”这种言论。 一个社会有如...  

评分

四五十年前,北京四中是中国数一数二的中学,不仅是因为难考,名师多,升大学比率高,还在于高干子弟多,20%多副部级以上官员的子女。可以想见,当年北岛踏入四中,得知跟国家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北京市市长等人的孩子是同学时,是多么“诚惶诚恐”。而他很可能也不会想到,...  

评分

也许是天生对历史缺乏兴趣和思考的缘故,我很少去主动了解1966年以后那段特殊的岁月;而我的祖辈、父辈,几乎从不向我提起那段日子,甚至当我偶尔问起,他们也更愿意一笔带过。对于“牛棚”、“抄家”,以及其他一些在那段时间的特殊经历,他们往往讳莫如深。外公还在...  

评分

四五十年前,北京四中是中国数一数二的中学,不仅是因为难考,名师多,升大学比率高,还在于高干子弟多,20%多副部级以上官员的子女。可以想见,当年北岛踏入四中,得知跟国家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北京市市长等人的孩子是同学时,是多么“诚惶诚恐”。而他很可能也不会想到,...  

用户评价

评分

于是都成了受害者了。(拿来骗不懂历史的小孩子挺好)

评分

轻描淡写、文过饰非、推卸责任,死不悔改。。。短评集萃在此,https://www.douban.com/people/chuanshu/status/1814509582/

评分

平西王的出鏡率可高了

评分

老老实实承认当时的过错和愚蠢,就这么难?

评分

每篇都在重复一些词:遇罗克,出身论,中学文革报,只把春来报,赵京兴,孔丹……这些学生在中学的时候就这么有能耐,过了这么多年还是这么有能耐,他们的孩子(官二代)依然会能耐下去,我能说其实血统决定论在我们国家是很现实的么。我初中同学都是薄熙来的话,我能混不好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