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威廉·弗朗西斯·曼尼克思,被认为是美国最伟大的历史小说家和战地记者。他早年参加古巴战争,写作了大量轰动欧美的报道。后参加八国联军,进驻北京,有幸认识李鸿章和晚清政要。自称曾与李鸿章有过多次会晤,通过李鸿章秘书得到李鸿章失踪日记,潜心编著《李鸿章回忆录》,但这遭到了众多质疑。他在中国期间,采访过袁世凯,后成立太平洋通讯社,因制造虚假新闻受审,最后在夏威夷终了一生。
2011年是李鸿章逝世110周年。李鸿章不仅是一位影响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一百年前,在各色人物出于现实利益考量,将李鸿章妖魔化为“卖国贼”的时候,这本书的出版,客观、真实地再现了李鸿章的一生,描绘了他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该书是美国著名战地记者曼尼克思宣称从李鸿章一百六十多万字的日记和家书中编撰而成,但这却遭到史无前例的巨大争议。书中展现了李鸿章作为文人一面的浪漫,作为外交活动家的卓越成就,和在甲午海战失利后的内心苦?。
美国评论家认为曼尼克思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和最具天才的历史小说作家。《李鸿章回忆录》堪称是一本伟大历史小说,它的整个故事,本身也如同一页传奇。至今还有一些懒惰的历史研究者将它当作史实进行引用,给历史研究带来黑色的玩笑。但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认为,即使这是一部小说,它也比任何其他严肃的传记,都更为贴切和传神地写出了李鸿章:一位高尚的、孤独的、无奈的先行者!
100年前的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屈辱和病痛中辞世。生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李鸿章,生前身后都遭到诟病。100年来,人们对他的争议,从未中断过。 李鸿章,大清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就在他咽气之前的一个小时,俄国公使还站在他的床头逼迫他在俄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
评分一些早已被判死刑的伪书,近期又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书店的书架上,所谓《李鸿章回忆录》即是其中之一。作者曼尼克思只是在中国呆过几个月的美军士兵,完全不懂中文,却声称从“李鸿章160万字的日记和家书”中整理出这部《回忆录》。书中的错误多不胜数,不值得逐一核对。试举一例...
评分“一分痞气,二分底气,三分运气,四分才智,五分努力,六分热忱,七分悟性,八分应酬,九分忍耐,十分做事。”这算是对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形象写照。 书中印象最深的是对李鸿章的隐忍的描述。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当他每一次出场都招来耻辱和责难时,那...
评分认真地看了两遍,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国家的忧愁和历史的哀伤。大清帝国的晚期,如果没有李鸿章,中国可能要像印度一样沦为西方的殖民地。中国人还是存在不少有骨气的人,不然也不会有中国现在的繁荣。 外国人都说中国人聪明、智慧,我们不可否认这一点。但是中国在经...
评分100年前的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屈辱和病痛中辞世。生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李鸿章,生前身后都遭到诟病。100年来,人们对他的争议,从未中断过。 李鸿章,大清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就在他咽气之前的一个小时,俄国公使还站在他的床头逼迫他在俄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
没有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写真是一大败笔,再次这本回忆录的真实性几乎为零,只能当历史小说看看了,毁誉集身的李忠堂百年之后还在为他人利用,可悲
评分伪历史,这也能出版也是醉了
评分描写的是美国人眼里李鸿章。与众不同之处是不是按时间顺序来写回忆录,而是以一个一个事件来记录,有一种归纳总结的感觉。
评分在大时代背景下,只能说李鸿章生不逢时,是国家的悲哀,也是个人的悲哀
评分没有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写真是一大败笔,再次这本回忆录的真实性几乎为零,只能当历史小说看看了,毁誉集身的李忠堂百年之后还在为他人利用,可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