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里尼(1920-1993年),生于意大利里米尼小镇。早年当过记者,编辑,喜文擅画。曾为很多电影编剧(如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城市》和《游击队》)。从影后拍摄多部20世纪的伟大电影,如《大路》、《罗马风情画》、《阿玛珂德》等。他的电影多次获得各种电影节大奖,并获得5次奥斯卡金奖。
费里尼与英格玛・伯格曼、安德・塔尔柯夫斯基并称为世界现代艺术电影的“圣三位一体”,是60年代以来欧洲艺术电影难以逾越的最高峰。费里尼更以他强烈的个人标记――“费里尼风格”,引导了战后意大利的精神进程。本书为其艺术笔记的总集,也是其从事电影艺术数十年的生动回忆录,为我们了解这位伟大的天才提供了最为直接和生动的文本。透过其言谈的直率和其对艺术的独特视角,也使我们重新领略到强烈的“费里尼风格”。
第一章是费里尼《八部半》部分内容的文字版,也是他对自己童年的小总结,导演文笔幽默诙谐,印象比较深的是在下雪的教堂前自杀的童年伙伴、暴露癖斯塔克奇奥蒂和“女胡子”,电影里都出现了,他写的很细致,所以结合着他费里尼式的电影风格很容易脑补出更多的电影画面,记忆里...
评分文/吴情 熟悉电影这门艺术的人,想必对费里尼这位导演不会陌生,尽管不一定看过他所有的电影。他执导的电影四次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他本人也众望所归地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在世界电影史上,费里尼与英格玛·伯格曼、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并称为世界现代艺术电影的“圣...
评分第一章是费里尼《八部半》部分内容的文字版,也是他对自己童年的小总结,导演文笔幽默诙谐,印象比较深的是在下雪的教堂前自杀的童年伙伴、暴露癖斯塔克奇奥蒂和“女胡子”,电影里都出现了,他写的很细致,所以结合着他费里尼式的电影风格很容易脑补出更多的电影画面,记忆里...
评分准备落笔的时候手里一搐,想起来作者费德里科费里尼在书里讲起的话“影评人的评论不管是好是坏,我老觉得不太恰当、不要脸,就好像有人胆敢批评我这个人,就好像有人把我的经验分类并估价……难道这回就不能不去谈它吗?” 我本以为这本书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书是一个路...
评分“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特殊技艺,一项会赢得别人喝采的技艺。找得到的人,应该说是运气很好。而我,则找到了电影导演这条路。”一生载誉无数的电影大师费德里科·费里尼,在其人生自述《拍电影》中谦逊地称自己“说谎者”。这个里米尼出身的小镇浪荡儿,用光影的舞台还...
实际上是一部访谈录而不是笔记。译笔过于小心翼翼,而显得凝滞,这影响了谈话者在中文读者面前的发挥。我在《我,费里尼》中读到的那个无所不能的大魔法师,在这本书里变成舌头打结、似是而非的暮年小丑。
评分对话录,电影笔记,自述,越看越喜欢费老师~~费老师的浪荡儿是在罗马拍的不在利米尼;甜蜜生活没得奥斯卡外语片啊当年的人民日报是肿么回事?最后,费里尼年轻的时候好帅!
评分我觉得是这个写导演自己写的书里面比较好看的一个
评分惊喜包括卡尔维诺作序。
评分你这么爱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