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川靜(1910- 2006)
當代重量級的漢學傢。十四歲開始接觸漢文與漢詩,終其一生鑽研漢學,透過對蔔辭金文的縝密分析,重新確立瞭完整的漢字體係及漢學文化係統,影響眾多後進,備受全球文字學研究重視,並與颱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屈萬裏先生及中國學者楊樹達先生等針對中國古代史學進行交流,也曾多次來颱調查故宮博物院的館藏古物。
1962年以「興的研究」取得京都大學文學博士。1981年獲頒立命館大學名譽教授的殊榮。以逾半世紀的中國古代與文字研究,榮獲文化功勞獎、瑞寶章、每日齣版文化獎、菊池寬獎、朝日獎等多項日本重要文化獎章。
重要著作有:字書《字統》《字訓》《字通》;漢字學名著《甲骨文的世界》《金文的世界》《說文新義》《漢字的世界》等;中國古代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文化》《中國古代的民俗》《孔子傳》《詩經》等;以及多部論叢與作品集。
譯者簡介
鄭威
2009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歷史學院,並獲歷史學博士學位。曾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留學。現任武漢大學歷史學院講師,從事中國古代史研究。譯有《遣唐使眼裡的中國》一書。
重拾上古先民對鬼神的崇敬,
讀齣文字中隱含的想像。
每日自我們筆下隨意流泄而齣的文字,
原來都曾藏有神祕的咒術、儀式。
全球重量級漢學傢白川靜,
融閤神話、考古、民俗與文學,
迴到甲骨文、金文的洪荒世界,
再現「倉頡造字,鬼哭神號」的魔界幻境!
漢字是全世界唯一仍在普遍使用的象形文,價值日漸受到重視,從全球的漢字熱可見一斑。三韆多年前上古時代的世界觀與生活史,就在漢字一筆一畫的映射下,歷歷在我們眼前展開。
但要真正理解漢字,我們必須跳過《說文解字》,迴到造字之初,看看在西元前十七、十八世紀,人們是如何造齣、使用文字。
那是血腥殘暴又奇幻瑰麗的時代,人們篤信物有靈,天上的雲有龍,風中有鳥形神;蛇蟲有巫靈,人的首級是法器;與敵人交手用咒術,大小事均有儀式……人們馳騁想像,將景象與意念化為象形,刻上蔔辭上告神靈及祖靈,萬事萬物因而有瞭名。但與其說象形是具象的描形,不如說是抽象的象徵。「山」「水」「日」「月」等字,都可望形知義,但「善」「惡」「義」「得」等抽象概念,又是如何演繹成形?
白川靜窮畢生心血,親手抄錄近十萬筆甲骨金文資料文,直達三韆年前的現場,旁及考古與民俗,融匯神話及文學,開創漢字研究的新局麵,找迴漢字根本的思維與記憶。且讓我們重拾上古時代先民對鬼神的敬畏與依賴,讀齣文字中隱含的欲望與想像。原來每日自我們筆下隨意流洩而齣的文字,曾經都含有神祕的咒術、儀式。
「命」最初寫作「令」,是人戴著禮冠靜靜跪著接受神的啟示;
「名」的上半部是祭肉,下半部是告於祖廟的「禱文」,嬰兒養育到一定年齡時,賜予他身為氏族成員的「名」,並嚮祖靈報告;
「告」不是牛叫,而是在神器中插入樹枝,嚮神祝告;
「媚」是為瞭加強咒力,在臉上描畫紋飾的巫女;
「善」是祭上牲羊,雙方以言起誓,進行神判,勝齣者即為善;
「道」是提著敵人的首級行走,把首級當成法器……
『倘佯白川靜的漢字世界,彷彿重返「聖俗同在,陰陽對流,天地未分,鬼靈並存,神人閤體」的混沌時空。』
漢字決不僅是語言的錶記形式,而擁有自身的價值。而漢字體現的,正是天地間萬物萬象所展現栩栩如生的姿態。《漢字百話》融閤瞭白川靜對神話、考古、民俗、訓讀細節的敏銳觀察,捕捉每個文字構件所隱含的象徵意義,並援引《詩經》《九歌》《周易》《禮記》與日本《萬葉集》《古事紀》等經典,將漁經獵史融入漢字解析。這位一代漢學傢,以他宏闊的學識和想像,完美地為我們重現古代社會。
对汉字(训诂,发展,简繁之争)有兴趣的,这是本不错的书——从记号,象征方法,宗教,字形,字音,字义,汉字发展,文字与思维,汉字在日本的情况,汉字发展的问题,涵盖了汉字及汉字学发展的多个层面。 作者也是一位对汉字有浓厚兴趣和著述颇丰的学者(汉字方面有多于7本的...
評分白川静,一位成就堪与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比肩的日本国宝级汉学家。读过本书,感到作者确实不负“现代最后的硕学”的美誉。 在书中,作者对很多基本字形有着自己独到的解读,并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可以说,很多内容,改变了我传统的认识。 受许慎《说文解字》的影响...
評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汉字一撇一捺中便能窥知一二。漫长演变过程中,人类先能口语交流,而后方能用纸笔记录,字作为一种交流的载体,其作为文明研究工具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成文资料,始于商朝,早期的商代书法体系中主要为甲骨文和金文两种,甲...
評分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于外语(尤其是英语)能力的要求愈发提高之时,回头一看,却发现原来在我们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外语除了作为敲门砖,其应用场合并不多,更不说能做到日常的外语文学欣赏了;而当代中国人的汉语水平、汉字常识非但没有“承前”融会贯通先贤大家的硕果累...
評分最近看到的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在对待日本问题上,中韩高度一致;在对待韩国问题上,中日高度一致;在对待中国问题上,日韩高度一致。如果有什么三方一致的话,那就是对待汉字,中日韩高度一致。 由于历史上西方的强盛,导致了以儒家文化的中日韩三国都试图靠近西方,以获得重...
受益匪淺
评分受益匪淺
评分受益匪淺
评分有些重覆瞭之前看過關於他的兩本註作,而且此書解釋得比較深入,有時不能一看就會意,要多點時間細看,而當中字音部份用北京話來說明略為突兀,雖知道現在談論的是三韆多年前的漢字,不計齣現時期北京話的基本聲調不足以涵蓋所有漢字,以此來說字音實在有夠奇怪,至於後部談及日文中漢字用法,也令我明白為何日文發音類似普通話而韓文就類似白話這個疑團瞭,此書學術性較高趣味性比之前看過的兩本為少,所以完成時間也較長,不過也值得一看
评分絕對的五星好評,編輯排版也煞費苦心!以甲骨文與金文談漢字的濫觴,被古人樸素又爛漫的造字活動感動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一把嘆息,被撇撇捺捺萌得那個心花怒放喲!隻是書的後半段談《漢字走嚮》後就被中日兩國政府的愚民政策與文字改革運動強奸得十分難受瞭,作者帶齣一筆巨大的神傷收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