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将军身影集

白崇禧将军身影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白先勇
出品人:
页数:680
译者:
出版时间:2013-3
价格:188.00元
装帧:函套精装
isbn号码:9787549514526
丛书系列:理想国·白先勇作品
图书标签:
  • 白先勇
  • 传记
  • 白崇禧
  • 历史
  • 民国
  • 中国
  • 人物
  • 传记与回忆
  • 白崇禧
  • 军事人物
  • 历史人物
  • 民国历史
  • 将军传记
  • 军事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人物事迹
  • 抗日战争
  • 历史文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编辑推荐

★-1、白先勇家藏的“战神”白崇禧毕生影集,限量典藏。——2013年精装函套增订版,比2012年平装版增加20多幅珍贵彩色图片(白崇禧一生所获勋章等),以及著名“女兵作家”谢冰莹台儿庄大捷后的采访文章《白崇禧将军印象记》等。

★-2、白崇禧的罕见照片,随军摄影——白崇禧之子、著名作家白先勇为父亲编著的最重要一部著作,既有台湾岁月、家族亲情,更有戎马生涯,国共秘辛,如1928年最后完成北伐,1946年巡视内战前沿,500多幅珍贵照片再现历史关键时刻。

★-3、白崇禧的毕生战役,盖棺功过——北伐收官之战,龙潭战役,蒋桂战争,两广事变,淞沪会战,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昆仑关大捷,东北四平街会战,徐蚌会战,青树坪之役……戎马一生,大起大落。

★-4、白崇禧的历史误区,逐一澄清——蒋介石与白崇禧、陈诚,为何对白“敬而不亲”,对陈“亲而不敬”?李宗仁与白崇禧,“李、白”大事上为何也有分歧?昔日老部下撰写《白崇禧传》,为何竟说白崇禧拥兵自重“冷眼旁观”?

★-5、白崇禧的台湾晚年,最后表白——生前遭情治人员监控,死后蒋介石第一个前往祭悼,1966年以最高军礼下葬台湾六张犁回教公墓,与国民党其他将领一样,墓地也是朝着大陆方向的。其晚年生活,其家族亲情,鲜为人知,今已披露。

《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为白崇禧之子、著名作家白先勇为父亲编著的最重要一部著作。共分两卷,上卷《父亲与民国》(1893—1949),下卷《台湾岁月》(1949—1966)。

全书以白崇禧戎马生涯为主线,涵盖北伐、蒋桂战争、建设广西、抗日、国共内战、二二八事件后赴台宣慰……记录从1927年至1949年白崇禧前半生的军政活动,大起大落,澄清白崇禧与蒋介石、李宗仁等人分分合合的历史误区,以及1949年后在台湾十七年的交游、信仰、弈棋、狩猎等暮年活动,淡泊自适,表露白崇禧作为儿子、丈夫、父亲的生活点滴。

精选珍贵照片五百余幅,记录诸多历史关键时刻。其中,白崇禧作为历史上华南领兵攻入北京的第一人、最后完成北伐大业的一组影像,更是弥足珍贵。

【上卷“父亲与民国”看点】——关系北伐成败的龙潭之役,直鲁军残败之后的奉军易帜,未被采纳的建议西北国防电文,最不应该发生的蒋桂战争,声名大噪的“三自三寓”政策和“三民主义模范省”,给予日军“近代史上最惨烈之挫败”的台儿庄大捷,“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抗日最高战略,中日战史上最惨烈的攻坚之战昆仑关大捷,抱憾终身的东北四平街会战,渡江战前促请蒋介石下野的《亥敬》与《亥全》电报,等等。

【下卷“台湾岁月”看点】——台湾岁月,包括二二八事件后衔命赴台宣慰,与本地族群的交流;作为协会理事长,鼓励回教改革要受现代教育;嗜好围棋,资助林海峰成就“世界棋王”¬¬;喜爱狩猎,与“理论狩猎者”叶公超惺惺相惜;受情治人员长期监控,跟胡适、宋子文、“飞虎将军”陈纳德、邵氏老牌明星洪波等人交游。家族亲情,讲述马太夫人九十大寿,父亲母亲患难相敬,母亲是家中擎天一柱,还有大姐先智、二姐先慧、三姐先明、大哥先道、二哥先德、三哥先诚、四哥先忠、六弟先刚、七弟先敬以及先勇,十个兄弟姐妹的照片故事。

作者简介

白先勇,白崇禧之子,1937 年生,广西桂林人。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剧作家。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文学创作硕士。他的小说被译成英、法、德、意、日、韩等多种语言文字,在海内外拥有读者无数。

著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蓦然回首》、《明星咖啡馆》、《第六只手指》、《树犹如此》,电影剧本《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玉卿嫂》、《孤恋花》、《最后的贵族》等,重新整理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等人戏曲,制作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新版《玉簪记》,影响极广,并撰有父亲白崇禧传记。

目录信息

【上卷】 《父亲与民国》(1893—1949)
【序言】
【第一部】 北伐
最后完成北伐大业的国民革命军将领
北伐纪录照片来源
历史时刻:直鲁军易帜
征东胜利,唐山欢庆
北伐时期媒体报道
广州号飞机
龙潭之役:北伐战史上至为关键、扭转乾坤的一役
【第二部】 蒋桂战争 建设广西
最不应该发生的战争
父亲致国民政府:《建议西北国防的电文》
建设广西模范省
《白崇禧访问记》(《良友》画报专访)
两广事变
蒋桂议和
广西三杰
【第三部】 抗战
中外皆知的抗日名将
雷霆走精锐,行止关兴衰
淞沪会战: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最惨烈的第一役
台儿庄开战的历史时刻
父亲与台儿庄大捷
大破日军两将军
大捷之后,举国振奋
谢冰莹:《白崇禧将军印象记》
武汉军事会议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第一次长沙会战:日军对中国正面战场的第一次大攻势
桂林行营
桂南会战•昆仑关战役:中日战史上最惨烈的攻坚之战
血战昆仑关
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
赋予重任
巡视陆军机械学校
战火中的桃花源
校阅青年军
汉中会议
【第四部】 胜利与内战
胜利来临
南京谒陵
军事会议,反对裁军
苏沪视察军队接收
视察江南造船所
父亲的憾恨:东北失守始末
忧国之心:余纪忠四平街之憾
南京,国庆
祭悼史迪威
安抚马歇尔
南京出席国民大会
华北巡视:北平行辕、张家口、太原……
李宗仁竞选副总统风波
父亲与徐蚌会战
最后胜负
内战尾声
撤退前夕与诺兰的会面
【下卷】 《台湾岁月》(1949—1966)
【序言】
【第五部】 台湾岁月
二二八事件父亲来台宣慰
台湾民众对父亲的感念
超越族群省籍的友谊
《敬悼白上将健生先生》(《中国一周》专文)
“国民大会”
军政活动
松山机场参观“空军飞行表演”
校阅“陆军光武演习”
参观“空军”
民间交流
回教活动
围棋
狩猎
受到情治人员监控
朋友往来
父亲归真
【第六部】 家族亲情
祖母九十大寿
父亲母亲
《敬悼先室马佩璋夫人》(白崇禧)
十个兄弟姐妹与父亲的照片故事(先智、先慧、先道、先德、先诚、先明、先忠、先刚、先敬、先勇)
【附录】 白崇禧将军勋章
【大事记】 白崇禧将军年表
【后记】 父亲的身影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人类历史的集体记忆中,某些段章,某些关键会凸显着或光耀壮丽、或幽暗险峻的时代特征;而在那些独特时刻,某些独特人物曾坚毅地扛负起缔造历史、扭转时局的重担。譬如缔造民国的孙中山、英伦遭袭时的邱吉尔、诺曼底登陆时的艾森豪威尔等,在历史的湍流与风暴中,以坚强卓绝的...  

评分

下面是文字版,整理by我,花了两个晚上,一万多字,请勿转载。 细节部分可能有出入,因为有的人名词语实在没听清也无法查询,见谅。如果有错误,欢迎指正~ 前面有一小部分没有录,不过不碍事,从白老师谈及青春版牡丹亭开始。 白先勇老师:那次(青春版牡丹亭在武汉大学演过)...  

评分

受到某些力量的影响,我们对于很多民国历史人物的认知其实有非常重大的偏差,尤其是对当年国民政府的很多人物,我们的印象里面除了负面就是调侃,这是对历史的亵渎。写这段历史的人做了恶,我们如果有机会了解本来面目,其实就是对这种恶的一种补偿。  

评分

初看白崇禧,确实有韩信的感觉。 连长-团长-师参谋长-军参谋长-一省军阀NO3人物-政治人物-几省军阀NO2人物-副总参谋长 广西桂林临桂县人 1)青少年 少年聪明;家境一般,父亲自幼耕读,19岁时,因习作联句,所用音韵与其师不尽相同,屈受处罚,弃学从商,开杂商店。 11岁父亲去...  

评分

奋发勤学 努力向上 很小年纪就能展露出过人的毅力与机智 武昌起义-北伐山海-中原大战-蒋桂冷战-厉兵秣马-抗日战争--台儿庄战役-昆仑关大捷-国共内乱 不过是二十多岁的青年 晋见省长马君武时 条陈施政意见 使而对这位年轻军官印象深刻 后更与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齐名 人生至...  

用户评价

评分

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個人是看的熱淚盈眶;反正這種書看看就好,太當真是讀者的問題。

评分

一家之言可能偏颇,而且文字部分并没仔细斟酌,有不少重复,但还是提起不少兴趣。

评分

看得我热泪盈眶

评分

一家之言可能偏颇,而且文字部分并没仔细斟酌,有不少重复,但还是提起不少兴趣。

评分

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個人是看的熱淚盈眶;反正這種書看看就好,太當真是讀者的問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