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海建,1954年生於上海,先後畢業於中山大學曆史係,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碩士)。曾任軍事科學院助理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現任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教授。 主要著作:《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1995),《苦命天子:鹹豐帝奕詝》(1995),《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1998),《戊戌變法史事考》(2005)。
《苦命天子:鹹豐皇帝奕觲》由上海人民齣版社齣版。
最近看了不少的好书,苦命皇帝一书刚刚读完. 这个关于个人的生命的书,就象书名一样,它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命运,就象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一样.还原了一个的生命.虽然我书读的不多,但是,我能从书里感受到人的气息. 1没有宏篇大论,书的视角不是历史的主流,它沿着皇帝本身的关注来...
評分以四个下午,粗略的浏览了茅海建老师这部写给“非本专业”读者的小书,不得不感叹,即使是作为普及性著作,茅海建老师的书依旧展现着历史学者应有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而一直被大众片面的认为昏庸无能的咸丰皇帝悲剧的一生也在一行行透漏着严谨性的文字中被展现了出来。 从1840年...
評分魏文帝曹丕曾自叙少时:“时岁之暮春,勾芒司节,和风扇物,弓燥手柔,草浅兽肥,与族兄子丹猎于邺西,终日手获獐鹿九,雉兔三十。”在他写下这些话之前,曹植已见弃于曹操,处于争夺权柄的劣势,而他自己,已被立为太子,而后代汉称帝,定号黄初。从此,曾经的诗酒唱和、南皮...
評分《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茅海建,三联书店2006年4月第1版。三年后重读一通,觉悟到之前是读得流与滑了。 咸丰十九岁登基,御宇十一年(1850—1861年)。期间,1850年至1864年为太平天国战争,1856年至1860年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内忧外患,遍地硝烟,圆明园灰烬未冷,他即...
評分查了词典才知道,咸丰名字里的“詝”是念ZHU,而不是原先我以为的NING, 额。。。。又做了一次“半边字先生”了。 可惜这位皇帝一点也不像名字所寄予的那样“智慧”,倒是他弟弟奕訢颇有“欣欣向荣”的样子(“訢”是“欣”的异体字)。茅海建带有“同情的理解”的语调来述...
我覺得挺好的,史學傢專有的嚴謹寫就的通俗類史學著作,對我這種小白,科普作用很強,食之有益,挺容易讀的。
评分2016年讀完的第17本書:這本書雖然筆法顯得比較鬆散,有一種以小說來講曆史的味道,但絲毫不能掩蓋深深的曆史氣息,每一處細節,仍能讓人體會到在位十一年的鹹豐皇帝的悲哀。所謂萬人嚮往的天子之位,果真如其所言,充滿瞭“苦”,不得不讓人哀嘆一聲,國命如斯,天子亦悲!
评分讀瞭前言發現那時候茅老師似乎對“現代曆史學理論”有些微詞
评分有意思
评分有意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