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 (1884~1957),字诚之,今江苏常州人,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史学四大家”。先后曾在常州府中学堂、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学生中包括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黄永年等人。吕思勉是我国现代史学界唯一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等诸多领域里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历史学家。
《中国通史(精装插图本)》从面世至今,不断再版,足以说明人们对吕先生和他以白话写通史的认可。对于这样一部经典之作,长处本无需赘述,可在此仍要强调一下《中国通史(精装插图本)》的特点:我国历史上优秀的史学典籍本是不少,无奈笔墨宏大过于高深,将文言功底本就不深的初级读者挡在了门外,而吕先生这本书简明扼要,行文浅显,相对简单了不少。《中国通史(精装插图本)》分为上下两编,内容包括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管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等。
吕思勉《中国通史》版本问题 因前期所购买版本【凤凰出版社,2011年5月,3+2+1+6+521】(以下简称凤凰版)印刷质量颇差,插图草率,加之半白半文,读之倍感艰难,五十余页遍弃疗。近日购得吕思勉著《中国通史》,【中华书局,2015年1月,2(写在前面)+6(目录)+5(例言)+56...
评分这是我读了吕先生这本《中国通史》的第一感觉。 以往读任何历史书,特别是通史类的,从来没有像吕先生这么重视民族史,特别是异民族的。先生读书之广,让我叹为观止。 异民族的历史也是最难阅览的,光是一个个不知所云的名字,就能让人退避三舍。吕先生把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异...
评分严耕望当年将吕思勉,陈寅恪,钱穆,陈垣并称为中国史学四大家,对于钱穆和陈寅恪,国人早已耳熟能详,对于吕思勉,大概是被遗忘在历史角落的只能成为少数人的谈资吧。这或许有些曲高和寡的孤寂之感,不少人觉得庆幸,只是吕思勉先生的“曲”是极其通俗又是极其缜密的,实在不...
评分顾颉刚曾指出:(中国通史)其中较近理想的,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中国通史》、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陈恭禄《中国史》 、缪凤林《中国通史纲要》、张荫麟《中国史纲》、钱穆《国史大纲》等。其中除吕思勉、钱宾四先生的书外, 其余均属未完之作。钱先生的书最后出而创见...
评分民国史学四大家:钱穆、陈寅恪、陈垣、吕思勉,其中以前两位最为有名,吕先生最不为人知。没能通读四位的作品,不好评论,但仅就这本《中国通史》而言,对吕先生的大家风范,已能感受深刻。 一方面是治学态度的严谨。书中征引繁复,所采的皆为正史,没有野史的八卦,也没有脑...
《如何阅读一本书》里说如果你想变成一个更好的读者,要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好吧,这的确是一本超越我头脑的书。首先,它并不是一本历史入门书籍,吕思勉是历史大师,所以这本书里很多引经据典的举证,而这些举证对于我这个历史门外汉来说看得似是而非。其次,这本书成书于抗战时期,写作语言是半白话的,更增添了其阅读难度。不过,我还是要说这是一本好书,我最喜欢的是它的结构,并不像通常的通史那样,按照年份梳理一遍,而是分了主题(文化、学术、货币等等),对于每个主题从古至今的理一遍,有助于我们贯通了解各个主题。我觉得这个书我一定会再读第二遍第三遍的
评分《如何阅读一本书》里说如果你想变成一个更好的读者,要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好吧,这的确是一本超越我头脑的书。首先,它并不是一本历史入门书籍,吕思勉是历史大师,所以这本书里很多引经据典的举证,而这些举证对于我这个历史门外汉来说看得似是而非。其次,这本书成书于抗战时期,写作语言是半白话的,更增添了其阅读难度。不过,我还是要说这是一本好书,我最喜欢的是它的结构,并不像通常的通史那样,按照年份梳理一遍,而是分了主题(文化、学术、货币等等),对于每个主题从古至今的理一遍,有助于我们贯通了解各个主题。我觉得这个书我一定会再读第二遍第三遍的
评分读起来略困难…我还是去读姚著吧…
评分没有按照常规路数遵循年代由古至今开始叙述时代变迁,而是通过经济,文化,政治等多种角度阐述时代变迁……标新立异,有的篇幅也确实味同嚼蜡。下篇基本可以忽略不读了,硬着头皮读完,走马观花也就如此
评分咦原来我看的就是吕思勉的……好像是小村安利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