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璿,字仲衡。后以名字难认,改今名。1909年1月出生于河北香河一农家。1929年毕业于通县师范,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先后任教于中学和大学。建国后就职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自觉较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晚年为文,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始,十馀年间,相继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文言津逮》《文言和白话》《作文杂谈》《文言常识》《顺生论》《说梦楼谈屑》《流年碎影》《说梦草》《散简集存》等著作行世。其中或记旧人旧事,或谈学论理,或探究人生……钩玄提要,百炼工纯,以见其见识之深邃,文笔之独特,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文言津逮》成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谈的是讲文言或学文言时会碰到的一些问题。“从古今文字的异形、异义、异用,讲到反映在文字上的古今风俗习惯的差别,又讲到由于传钞、版刻的不同而产生的疑难。以过来人的资格,把学习文言所可能遇到的困难,给读者一一指明,并且告诉他怎样去克服,正如一个有经验的障碍赛跑运动员指点后来者怎样通过那花样繁多的重重障碍。”书后附有工具书举要,从读者实用的角度出发,简明扼要,为初学文言者指明了门径。
《浩然斋雅谈》卷上:“东坡《赤壁赋》多用《史记》语,如杯盘狼藉,归而谋诸归,皆《滑稽传》。” 按:归而谋诸归,第二个“归”,是妇之误。2002年版同此误,在40页。《张中行作品集》第一卷295页不误。 又“归而谋诸妇”,见尤孟传,大概是——尤孟曰:请归与妇计之——计...
评分从整体上来讲文言文,给人一个概貌式的观感。必俺的中学语文老师强不少,虽然自从那以后俺再没专门学过文言文,都是参照注释瞎读。
评分从整体上来讲文言文,给人一个概貌式的观感。必俺的中学语文老师强不少,虽然自从那以后俺再没专门学过文言文,都是参照注释瞎读。
评分这本小书中,作者对文言学习的各方面进行介绍,感觉观点比较中肯,也顾及全面,可以使读者对国文概貌有总体和概略的了解.
评分张中行是大师,然而读他的书却一点没有距离感,平易近人。 拾贝如下: 1. 古字通假,借彼字为此字,也就是写别字,古人习惯这样做,我们只好容忍。 2. 读文言文有一个很大的困难在于名物不同,首先要熟悉通史方面的知识,刚开始最好有注解,然后日积月累。 3. 文言文爱用典故,...
能把文言入门写得如此浅显通俗是需要功力的。中学生应该读一读,中学教师假如是古代文学或古代汉语毕业的可以不读了,当然翻一翻依然有收获。与史存直《文言语法》对照读更佳。
评分“于是,他很高兴,我也很高兴。是为序。”吕先生的序怎么这么可爱近人。全书的几篇文章都很浅显,适合初学者,但是张老先生的出其不意的征引很有意思,俏皮话也颇逗,象第二篇里论负担,兜来兜去〜〜
评分四五星之间。分了10篇文章,从古今异义,读音,用典,名物,版本选择,阅读材料选择,等方面,给初学文言者提供建议。有参考价值,不过就是篇幅有些少,作用有限。最后附录介绍了可以用的各种工具书。
评分“于是,他很高兴,我也很高兴。是为序。”吕先生的序怎么这么可爱近人。全书的几篇文章都很浅显,适合初学者,但是张老先生的出其不意的征引很有意思,俏皮话也颇逗,象第二篇里论负担,兜来兜去〜〜
评分大约是九月初(2015)的某个周末扫读完. 用今天英文写作的标准来看,古文言文作品简直无法接受. 文字的目的是传递信息, 如果读者理解有困难, 说明作者有过失. 读通文言文恐怕近十年无望. 不过张的建议与学习外语有相似之处. 勤查工具书, 循序渐进, 靠感性入门, 多读, 忌人云亦云, 锻炼独立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