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源寺

北京法源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敖,一九三五年生于哈尔滨。李氏文笔自成一家,被喻为百年来中国人写白话文之翘楚。发表著作上百余种,以评论性文章最脍炙人口,《胡适评传》与《蒋介石研究集》为其代表作。西方传媒更捧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评论家。”

出版者:中国友谊出版社
作者:李敖
出品人:
页数:286
译者:
出版时间:2004-08
价格:2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5720176
丛书系列:李敖作品
图书标签:
  • 李敖 
  • 小说 
  • 历史 
  • 北京法源寺 
  • 历史小说 
  • 中国文学 
  • 文化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北京法源寺》是作者作为政治犯被关押期间所写的几部小说之一。

本书以大人物为主角,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人我、群已、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世济民等,都是论述之列。强烈地表达思想,内容丰富自是罕见。

《北京法源寺》在小说理论上,有些地方是有意“破格”的。有些地方,它不重视过去的小说理论,也不重视现代的,因这它根本就不要成为“清宫秘史”式的无聊小说,也不愿成为新潮派的技巧小说,所以详人所略,略人所详,该赶快“过桥”的,也就不多费笔墨,该大力发挥的,也不避萧伯纳一《一人演说》之谶。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终于看完了李敖的北京法源寺,薄薄的册子竟用了近一周的时间。这是一本需要思考的书,每一句都要去推敲去竭尽全力的想,百度了无数次,翻查了许多的资料,终于在我即将崩溃的时候读完了,我呼出一口气,却呼不出心底的压抑与悲伤。 站在十层的办公室向下望,正是谭复生被斩首...  

评分

1、朱晓进曾说鲁迅后来放弃小说的文体创作而全力写杂文,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自己也明白,自己在小说中掺入了太多主观的想法和评论,这是小说的大忌。这一点正是我看《北京法源寺》的一个重要印象。李敖曾说五十年内和五百年间,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对,说到...  

评分

1、朱晓进曾说鲁迅后来放弃小说的文体创作而全力写杂文,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自己也明白,自己在小说中掺入了太多主观的想法和评论,这是小说的大忌。这一点正是我看《北京法源寺》的一个重要印象。李敖曾说五十年内和五百年间,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对,说到...  

评分

李敖这本书,写了维新变法的一段历史,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变法中最出色的人物都一一登台亮相,他们对新中国的构想和对中国革命付出的努力,如同跑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薪火相传。故事本身并无特殊之处,在历史课本上我们已经统统见过了,精彩的是大段大段的对话,康梁之间的...  

评分

看李敖先生的书,这是比较早的一本。 辛亥革命、康有为梁启超、清末的社会状况……这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但很少有人能把所有这些按照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完整地串联起来。李敖先生用全新的广阔的视角,把那个时代背景下零碎的历史重新整合,像一个完整的画卷一样...  

用户评价

评分

寂寞啊寂寞,通篇看到的都是作者的寂寞。不太像一本小说,倒更像是一本历史读物。李敖博闻强识、旁征博引自然不在话下,整部书中人物间的对白就像是作者在自问自答、左右互搏。对这段历史我了解有限,不过有时感觉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内心解读不免有些一厢情愿

评分

谭嗣同真真大丈夫也!桀骜世家子弟!

评分

我觉得在佛学上,我的理解恐怕同李敖相差不远——要想弘法,必须入世。我从来都不认为光念念经放放生烧烧香就算是佛教信徒了。信仰哪有那么简单?此书无论从写作方式还是写作内容上看,都很神奇。许久没有读过这么爽的小说了!

评分

2018.3.17 李敖去世 很多人觉得这书不好,我也能理解。不过,我就是特喜欢这种气很足的作品,剖肝沥胆,跟观点无关。同样的,比如心灵史

评分

读起来很累但是欲罢不能的书,没有丝毫情节,全部是说理,丝毫不浪费时间在迂回上,写给聪明人看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