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星 1956年3月20日出生于北京,1975年北京市第七十八中学高中毕业,同年赴陕北延安志丹县插队。1977年入伍,先后在兰州军区第二十一军、甘肃天水、平凉和陕西宝鸡服役。1981年复员回京,被分配在和平门烤鸭店,先后做过服务员、清洁工。1983年 辞职无业,至今。其间,先后在《华人世界》、鲁迅文学院做编辑,1986年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和鲁迅文学院读硕士研究生,1989年毕业。
文学简历
1981年开始写作。
1985年发表中篇小说《无主题变奏》(《人民文学》1985.7 )。
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城市的故事》(《中国文学》1986.4 )。
1986年发表部分短篇小说《殉道者》、《无为在歧路》等(《人民文学》 1986.12 及其他刊物)。
1986年与山东电视台联合执导电视剧《他们的地平线》,并饰演了片中的角色。该片获当年度的“民族团结奖”。
1988年发表中篇小说《饥饿的老鼠》,短篇小说《帮忙》等(《收获》1986.1 及其他刊物)。
1989年发表长篇小说《剩下的都属于你》第一部,短篇小说《爱情故事》等(《中外文学》1989.2,《上海文学》 1989.7等)。
1989年小说集《无主题变奏》出版(北京,作家出版社)。
1989年11月,接受联邦德国西柏林艺术大学邀请,离开中国暂居德国。
1990年获得国际笔会瑞典分会图霍尔斯基(KULT TUCHOLSKY)文学奖。
1991年接受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邀请, 住在伯尔家中写作。
1992年发表短篇小说《我是怎样发疯的》(《今天》1992. 1)。
1992年发表短篇小说《失去了歌声的城市》(《今天》1992. 3)。
1992年发表剧本《国王和马的故事》(《今天》1992. 4)。
1992年发表剧本《一出戏是怎样完成的……》(《今天》1992. 5)。
1992年小说集《Le crabe àlunettes》法语版出版(1992巴黎Julliard出版社)。同年意大利THEORJA出版社出版意大利文版。1994年从联邦德国返回中国。至1996年继续文学写作,完成部分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在中国大陆尚未出版。部分作品被台湾、香港转载 (《中国大陆现代小说选》辑1、辑2,1986,中国台北,圆神出版社等) ,部分作品被译成日语 (《现代文学》1989, 东京, 苍苍出版社),部分作品被译成英语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出版社,1996)。
1991―1996年完成长篇小说《剩下的都属于你》 。
1997年出版英文版小说集《Variations Without a Themeand Other Stories by XuXing》(美国Wild Peony 出版集团)。
2002年独立制片完成制作纪录片《崖畔上画下你眉眼》DV。
2003年长篇小说《剩下的都属于你》在法国出版(《Et tout ce qui reste est pour toi》)(Editions de l’Olivier出版社)。
2003年获法国文化部授予的“文化艺术骑士勋章”。
2004年小说集《无主题变奏》在法国出第三版(《Variations sans thème》)(Editions de l’Olivier出版社)。
2004年长篇小说《剩下的都属于你》在德国出版(《Was bleibt,ist fuer dich》)。同名长篇小说年内将出版意大利语版和西班牙语版。
《剩下的都属于你》是著名作家徐星的一部深具震撼力的长篇力作。徐星在1985年前后发表的《无主题变奏》、《城市的故事》、《饥饿的老鼠》、《无为在歧路》等作品,曾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幽默生动的语言、超凡脱俗的人物形象对中国文坛产生过重大影响。本书为徐星沉寂多年后创作的一部令当今文坛耳目一新的作品。作品生动描写了两个梦多钱少的青年流浪汉在世界各地流浪的故事,极具可读性。作者通过两个流浪汉独特的视角观察到了社会生活中一幅幅令人捧腹不止的场景;然后再以作者一贯的含蓄幽默的语言风格、饱满丰富的灵思妙构展示出来.予人以丰沛的文学享受。两个可以被称做堂吉河德式理想主义的流浪汉,希望可以在世界某地寻找到生活的真谛。他们为生计在电影里跑龙套,公共汽车上见义勇为反遭痛打,赌钱碰运气输光了路费。游历西藏时不知不觉中卷进入贩子团伙,在蛮荒之地刻骨铭心地体验了心理死亡。漫游欧洲遭遇一群令人瞠目结舌的奇人异士,为谋生当洋劳工饱尝艰辛,青楼寻芳反被洋人大敲竹杠……总之什么也没找到,到头来却发现时时尴尬、处处碰壁,一切都已经被占有,“剩下的”却“都属于你”……作者的笔触无所不到.从城市到乡村,从国内到国外,形形色色的社会图景被作者信手拈来。人生的脉脉温情与险恶诡诈,理想的沦丧与变异,中西文化价值观念的碰撞与融合,在作者笔下无一不被涂抹上黑色幽默的色彩。读后令人掩卷沉思,更为主人公的真情而感慨唏嘘。
——《剩下的都属于你》读后 大概是在07年末,我把当时还叫《腐食动物》的《无尾狗》贴在了罗永浩的牛博(感谢老罗,祝你的锤子热卖,锤遍中华、锤向世界),之后有事没事地刷新一下,在暗夜中窥视别人的评价。功夫不负自恋人,某日终于刷出了一条让我心动过速的留言,留言...
评分作者徐星曾经在《无主题变奏曲》里刻画了一位饭馆里的服务员,对艺术充满向往的同时,又调侃艺术之于生活的荒诞。他习惯于这样一份与艺术毫不相关的工作,每天以为桌子铺上洁白的桌布,摆上喝红酒的玻璃杯为开始,又在在客人吃剩丢弃的一堆残羹冷炙中结束。 只是世界从不会为哪...
评分作者看上去想要传达这个世界的不平等,物质等所有的分配都是先给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群体,层层剥削后剩下也没有什么了,但是站在头上的人还会无耻的安慰你说,剩下的都是你的。传达的批判精神我认可,但是方式并不能接受。小说不连贯,叙述只是片段的堆叠,散落一地,文章里有大...
评分“让我略为得意的是,当年这部小说令人吃惊在于,它的内容对后来中国社会的变化,以及后来中国发后的很多事情,都做出了准确的预测,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的确是一部先锋文学作品,可惜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当时它没有发出它应该有有文学意义上的影响力” 正如作者说的一样,...
评分——《剩下的都属于你》读后 大概是在07年末,我把当时还叫《腐食动物》的《无尾狗》贴在了罗永浩的牛博(感谢老罗,祝你的锤子热卖,锤遍中华、锤向世界),之后有事没事地刷新一下,在暗夜中窥视别人的评价。功夫不负自恋人,某日终于刷出了一条让我心动过速的留言,留言...
在杂志上看的
评分我对他作品的看法是这是好作品,但以后再无好作品。
评分中国版《在路上》
评分绝对是本好书 作者很有思想 结合了当今很多现象和思潮
评分好得能让我明显感觉到有几处用词不够准确,如果当代中文小说非得推荐一本,我就推荐它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