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夹边沟

告别夹边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显惠,1946年出生,祖籍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汉族。1965年兰州二中毕业,同年上山下乡河西走廊西段的甘肃生产建设兵团农建十一师。当过农工、售货员、教师。二次上学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数学系。后在河北省大清河盐场、天津塘沽盐场工作。1980年处女作《陇上七月》发表于《甘肃文艺》,1986年《这一片大海滩》获全国短篇小说奖,2003年,以《上海女人》、《逃亡》获第一届中国小说学会学会奖短篇小说奖。著有中短篇小说集《这一片大海滩》、《夹边沟记事》等。现居天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杨显惠
出品人:
页数:549
译者:
出版时间:2003-08-01
价格:2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12544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杨显惠 
  • 历史 
  • 纪实 
  • 反右 
  • 伤痕文学 
  • 告别夹边沟 
  • 中国 
  • 小说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告别夹边沟》虽然大多有原型和真人真事做基础,但它们毕竟是艺术品,是小说——纪实性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由于事件本身长期的隐蔽性和一朝揭开真相带来的震惊,由于素材来源的特殊性和特定性,这部以夹边沟事件为原型的作品很难不采取纪实小说的方式,它甚至也无法摆脱采访体和转述体等等新闻手法的运用。应该承认,这部作品的感染力,有一半来自基本事实的惊人,但是,倘若没有作家主体的创造性重构,也绝不可能拥有现在这样强烈的震撼力。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题记:关注历史,就等于关注现实,也等于关注我们自己。 杨显惠这个名字,和夹边沟连在一起。如果不是他写了夹边沟记事,只不过是一个二流地方作家。如果不是他写了夹边沟记事,我们也就丢失了这段历史。 这是一段尘封四十年的历史,当年的幸存者散落在各个角落,没有人问...  

评分

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阅读过程的艰难,每晚睡前最多读一节。在此之前,对反右和文革当中的很多恶行都有所闻,但这本书带来的阅读体验还是让人感到难以承受,那么多无辜的生命,如你我一样,有父母家人,爱恨情仇,就那么挣扎着,在非人的劳累和饥饿下一个个死掉了,...

评分

我看这书看了两遍。第一遍流了几回眼泪。第二遍好多了,没哭。 言语简洁平实。但是内容胜过表达百倍。我突然无比希望自己是个制片人,把这画面感强烈的故事搬上银幕。电影名字就叫《兰园裁判》。 应该是倒叙,跟小说一样。但是从哪里开始倒叙呢?从李祥年准备从夹边沟第...  

评分

看了杨显惠最出名的三本书《夹边沟记事》《定西孤儿院纪事》《甘南记事》但是官方是不愿意将这种书推荐成畅销书自揭伤疤的,因为老多时候不是在读故事,而是读中国人一段不堪回首的血泪和糊涂史, 《甘南记事》最为轻松,主要讲的是藏民的一些独有的风俗习惯,比如人命价、如...  

评分

杨显惠的《定西孤儿院记事》早就读完了,《夹边沟记事》也早就买了,但一直没有看。原因无他,只因知道这必然是一本读了让人不好受的书,有意无意有所逃避。直到近日读了赫塔米勒的《呼吸秋千》,一个二战过后德国人在苏联劳改营的故事,一个充斥着饥饿与死亡的故事。因而想起...  

用户评价

评分

如果有人愿意用纪录片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的话,会更好

评分

我现在都有点怕读此类题材的著作了,担心看多了会思想分裂。但是还是要力荐一下,尤其是里面“李祥年的爱情故事”,如果能做一下淡化政治色彩的艺术处理,拍成电影,绝对是可以获奖的影片。

评分

我不觉得它是一本系列小说集。这种内容的纪实就已经够了,不加修饰的动人心魄。

评分

较之夹边沟记事多了四五篇文章,都是震撼力不及夹边沟记事的,好在全面,可是读来有太多篇幅是读过的故事,感觉上当了

评分

历史亏欠夹边沟一个郑重的祭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