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閑說

閑話閑說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阿城,作傢,編劇,攝影師,文化項目策劃者。

1984年,開始發錶文字,以小說《棋王》著名。其他陸續有劇本、雜文、評論等;1985年,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駐校作傢;1992年,獲意大利NONINO國際文學奬,同年5月,意大利威尼斯駐市作傢;1995年,香港科技大學駐校藝術傢;2000年,颱北駐市作傢;2014年6月,齣版《洛書河圖:文明的造型探源》一書,獲選中國書業年度圖書。

2005年,第62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奬評委;2006年,為《劉小東新作:多米諾》製做圖片記錄和紀錄片;2008年5月,獲邀為韓國全州國際電影節大師課程教授者;2008年9月,第11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

出版者:作傢齣版社
作者:阿城
出品人:
頁數:187
译者:
出版時間:1998
價格:13.8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6312912
叢書系列:阿城文集
圖書標籤:
  • 阿城 
  • 隨筆 
  • 文化 
  • 雜文 
  • 中國 
  • 文學 
  • 閑話閑說 
  • 世俗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閑話閑說:中國世俗與中國小說》以一個超現實的新中國為號召,當然凡有誌和有熱情的中國人皆會趨之,理所當然,厚非者是事後諸葛亮,人人可做的。這個超現實,也是一種現代的意思,中國的頭腦們從晚清開始的一門心思,就是為迅速變中國為一個現代國傢著急。凡事標明“現代”的一切觀念,都像車票,要搭“現代”這趟車,不買票是不能上的。“無為而無不為”我看是道傢的精髓,“無為”是講在規律麵前,隻能無為,熱鐵彆摸;可知道瞭規律,就能無不為,佚可以用鏟子,用夾子,總之你可以動熱鐵瞭,“無不為”。後來的讀書人專講“無為”,是為瞭解決自己的睏境,隻是越講越酸。

我個人是喜歡孔子的,起碼喜歡他是個體力極好的人,我們現在開汽車,等於是在高速公路上坐沙發,超過兩個小時都有點纍,孔子當年是乘牛車握軾木周遊列國,我是不敢和他握手的,會被捏痛。“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都成仙瞭,仍要攜帶世俗,就好像我們看中國人搬進新樓,陽颱上滿是舊居的實用破爛。不識字的中國老百姓也曉得“敬惜字紙”,以前有字的紙是要集中在一起燒掉的,類似一種儀式,字,是有神性的。記得聽張光直先生說中國文字的發生是為通人神,是縱嚮的,西方文字是為傳播,是橫嚮的。我想中國詩發生成熟得那麼早,而且詩的地位高,與中國字的通神作用有關吧。這樣地對待文字,文字焉敢隨便變化?白西易講究自己的詩通俗易懂,傳說他做瞭詩要去念給不識字的婦女小孩聽,這簡直就把通俗做瞭檢驗一切的標準瞭。做詩自己做朋友看就是瞭,為什麼會引起生存競爭?

看來唐朝的詩多商業行為的成分,不過商品質量非常高,僞劣品站不住腳。中文裏的頹廢,是先要有物質、文化的底子的,在這底子上沉溺,養成敏感乃至大廢不起,精緻到欲語無言,賞心悅目把玩終日卻涕泗忽至,《紅樓夢》的頹廢就是由此發展起來的,後是“落瞭個白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可見原來並非是白茫茫大地。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这是一本老书,被我在图书馆无意翻到。 书中提到一些家庭妇女听一位佣人念红楼梦,不仅津津有味,还要评论一番。这大有世俗之尽头,让我想起前些日子买了本《收获》,母亲说当年没有电视剧都看这书来着。我有点惊讶,如今大学生都轻易不动的纯文学杂志,当年竟然是非常通俗的...  

評分

我没有看过《棋王》,好坏优劣无法评判,但我觉得,只要是小说,已经虚构,成分就不好说,技巧,还有结局,在不在读者的想象,是个大问题。所以,对于剧本,我就很怀疑自己的能力,至于这本书,我很喜欢内容,因为丰满,内容紧实,有趣,其实学术著作,有的时候就会有点学术腔...  

評分

評分

对啊~ //@兔子睡在窝边草上:还有三言二拍,那样鲜活的市井生活啊~~我感觉中国古典文学不同于西方文学的是,他们真的特别注重日常层面,可能是因为我们本身没有宗教信仰的缘故,所以专注点就变成了现世的人生。就连鬼怪小说,也像另一个现实世界。 @咆哮女郎柏邦妮 : 昨晚@水...  

評分

前一阵,遇到李陀先生,谈一席话,言及阿城。他说最近看了某某的小说,觉得比阿城好。我质疑了一番,并称许阿城的不显山露水,李陀先生立即截断我,说恰恰相反,阿城相当刻意地在作“道气”。李陀先生的江湖地位高,人称“陀爷”,说起话来也显得不容置疑,但那不是我所体...  

用戶評價

评分

關於“禮不下庶人”的論述,很好。

评分

阿城談世俗和中國小說. 話中有話。俗,顧名思義,以民間自發為本,反襯強製和裝腔作勢,中國就是一個俗文化

评分

阿城說,世俗的文學纔是真文學。

评分

: I267/2241.5

评分

真可謂斷瞭中國當下那幫“文藝青年”的命根子瞭。中國庶人文化一直是“世俗”為主,哪來tm那麼多文藝腔,都是舶來品罷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