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

牡丹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汤显祖
出品人:
页数:292
译者:
出版时间:1963-4-1
价格:14.5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15092
丛书系列: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
图书标签:
  • 古典文学
  • 牡丹亭
  • 汤显祖
  • 戏剧
  • 中国古典文学
  • 昆曲
  • 戏曲
  • 中国文学
  • 古典文学
  • 爱情悲剧
  • 明代戏曲
  • 汤显祖
  • 婉约派
  • 古典悲剧
  • 戏剧文学
  • 中国古典名著
  • 浪漫主义
  • 传统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这时作家的思想

和艺术都已经成熟。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牡丹亭》在《惊梦》《寻梦》《闹殇》各出的宾白中还保留了话本的若干原句。在小说中,杜丽娘还魂后,门当户对的婚姻顺利缔成;而在戏曲中,汤显祖进行了脱胎换骨的创造性劳动,把小说中的传说故事同明代社会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它具有强烈的反礼教、反封建色彩,焕发出追求个性由的光辉理想。

女主角杜丽娘是古典戏曲中最可爱的少女形象之一。出身和社会地位规定她应该成为具有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她的人生第一课是《诗经》的首篇《关雎》。传统说法认为它是“后妃之

德”的歌颂,是最好的闺范读本。她却直觉地认出这是一支恋歌。在婢女春香的怂恿下,她偷偷地走出闺房。“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春天的大自然唤醒了她的青春活力。她生活在笼

罩着封建礼教气氛,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眼睁睁地看着青春即将逝去,她却无能为力,不由自主,只好把炽热的感情压制在心中。汤显祖没有因袭前人小说戏曲中一见倾心,互通殷勤,后

花园私订终身的手法,而安排杜丽娘在游园之后和情人在梦中幽会;幽会以后,接着描写她第二次到园中《寻梦》。《惊梦》和《寻梦》是杜丽娘郁积在心中的热情的爆发,也是她反抗现实世

界的实际行动。

《牡丹亭》的感人力量,在于它具有强烈地追求个性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浪漫主义理想。这个理想作为封建体系的对立面而出现。善良与美好的东西都属于杜丽娘。汤显祖描写杜丽娘

的美貌很成功,而描写杜丽娘的感情和理想的那些片段更具魅力。《牡丹亭》写出,她不是死于爱情被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通过杜丽娘的形象,《牡丹亭》表达了当时广大男女

青年要求个性解放,要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1616),江西临川人。十四岁进学,二十一岁中举。少年时受学于泰州学派创立者王艮的三传弟子罗汝芳。泰州学派和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异趣。万历三年

(1575),汤显祖刊印了第一部诗集《红泉逸草》。次年,他在南京国子监游学,刊印了第二部诗集《雍藻》(佚)。作于万历五年至八年(1577—1580)的诗一百四十三首(题)和赋三篇、赞若干首编为(问棘邮草),曾受到诗人、曲家徐渭的热情称赞。从隆庆五年(1571)起,汤显祖接连四次往北京参加三年一度的进士试。后两次考试时,他已经颇有文名,受人瞩目,却因谢绝首相张居正的延揽而落选。万历五年(1577)考试失利,他试作传奇《紫箫记》三十四出,全剧未完。

万历十一年,张居正逝世的次年,汤显祖才考中进士。次年秋,任南京太常寺博士。两年后改任詹事府主簿。后升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汤显祖一到南京,就卷入新旧两派朝臣的斗争,

以致他的未完成旧作《紫箫记》也被怀疑为讥刺朝政,遭到查禁。万历十五年,他把未完成的《紫箫记》改写成《紫钗记》。

万历十九年(1591),他上了一道《论辅臣科臣疏》,对朝政作了猛烈的抨击,被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史。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被任命为浙江遂昌知县。万历二十六年弃官回到临川。传奇《牡丹亭还魂记》在此时完成。万历二十八年完成《南柯记》,次年创作《邯郸记》。这时出世思想对他影响日深。《邯郸记》反映了封建大官僚从起家发迹直到死亡的历史,作者所否定的并不是人生一般。

万历三十四年,当汤显祖五十七岁时,他的《玉茗堂文集》在南京刊行。他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逝世。五年后,《玉茗堂集》问世,编刻草率,缺点不少。

目录信息

作者题词
第一句 标目
第二句 言怀
第三句 训女
第四句 腐叹
第五句 延师
第六句 怅眺
第七句 闺塾
第八句 劝农
第九句 肃苑
第十句 惊梦
第十一句 慈戒
第十二句 寻梦
第十三句 诀谒
第十四句 写真
第十五句 虏谍
第十六句 诘病
第十七句 道觋
第十八句 诊崇
第十九句 牝贼
……
附录一 关于版本的说明
附录二 杜丽娘慕色还魂话本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牡丹亭。冥判》中有妙文一出,因为实在是妙,少不得在这里全数引出,只略加分解罢。杜丽娘念恨而终,香魂无有去处,最后落得与那些犯了花柳之罪的人一起,听候判官发落。净为判官,丑为小鬼儿,生、末、外、老旦为四游魂。 。。。。。。。。。。。。(分割线)。。。。...  

评分

这《牡丹亭》果然是好的,以前读它是当作剧本来读,现在信手翻看,竟是当作了精妙之极的杂曲集。且不说杜丽娘那段早已流芳的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  

评分

《牡丹亭》的基本情节来自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你假如看今天的昆曲演出——演得最多的是惊梦、寻梦、拾画叫画这几出折子戏,许多完整的剧目也只演到杜丽娘回生——那么可能会认为汤显祖在剧情方面并无多大根本性的创新。或许,你会发现些许人物身份上的不同,比...  

评分

对照卡尔维诺《为什么要读经典作品?》。引号内均为该文引文。 在接触了《西厢记》之后,为其中绝美的文辞倾倒,怀着对名著的崇敬心理,打算通读四大名剧来着。那时候差点成为初读《牡丹亭》的时间点。轻视了一个一梦而死少女的故事,开了头却没耐心读下去,直到白先...

评分

这《牡丹亭》果然是好的,以前读它是当作剧本来读,现在信手翻看,竟是当作了精妙之极的杂曲集。且不说杜丽娘那段早已流芳的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  

用户评价

评分

红杏深花,菖蒲浅芽,春畴渐暖年华,似空花水月,影儿相照,从来雨打中秋月,更值风摇长命灯,世间何物似情浓,整一片断魂心痛,华发不堪回首,浪卷云浮,今夕何年,今夕何年。

评分

至今覺得最後的下場詩有一層後退一步的意義在,不知道是不是讀飛了。

评分

至今覺得最後的下場詩有一層後退一步的意義在,不知道是不是讀飛了。

评分

回头皆幻景,对面知是谁。

评分

汉字都是单音节,跟英语比,虽然也有弱读、连读;但单个汉字(即单个音节)在句子中占的分量比英语单个音节要重要很多。英语多音节的单词一堆,连读、吞音,一句话丢两个音节是正常不过的事儿,但中文不会,中文一句话直接扔两个字的情况非常少。英语读惯了呢,在写中文时,会忍不住追着英文的感觉,那种音与意的联系,我最喜欢用「呢」,它既能活化语气,又能柔化表达的锋利感,习惯了后它能传递中一种看文章却像听作者讲的感受,文字与声音结合的更紧密。汤显祖在《牡丹亭》中,用了很多「哩」,加一个音节,语气完全变了,很活,呼之欲出,读着读着恨不得唱起来。我可从来不会唱的,但那种声音与文字的紧密感,阅读时嘴巴跟眼睛一起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