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臺北人》,卷首即表示,是為了--紀念先父母及他們那個憂患重重的時代。這部身影集,正是那一整個時代的縮影。
-白先勇
《父親與民國》系列書為白崇禧將軍之子、知名作家白先勇先生為其父編著的畫傳,分上下兩冊,上冊為《戎馬生涯》,分〈北伐〉、〈蔣桂戰爭.建設廣西〉、〈抗戰〉、〈抗戰勝利.國共內戰〉四章;下冊為《台灣歲月》,分〈台灣歲月〉及〈家族親情〉兩章。全書收錄約600張白崇禧將軍的珍貴影像、報導剪影,並由白先勇先生撰寫圖說及一篇篇小故事。全書洋溢著深刻雋永的父子情,更有許多還原歷史現場的珍貴畫面與史實追記。
上冊【戎馬生涯】
父親一生參與了民國的興衰,他本人就是民國史的一部份。在卷帙浩繁的民國史冊中,父親的身影應當立在相當醒目的位置。
-白先勇
白崇禧,一八九三年三月十八日生,廣西臨桂縣人。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晚,武昌起義那一槍,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十八歲的他,瞞著家人參加「廣西學生軍敢死隊」,隨軍北伐。兩位哥哥到桂林城北門去守候攔截,誰知他暗暗將武器裝備託付同學,自己卻輕裝從西門出去,翻山越嶺與大隊會合。十八歲踏出桂林西門那一步,他便走出了廣西,投身入滾滾洪流的中華民國歷史長河中。
北伐軍興,他率部由廣州打到山海關,對完成北伐做出貢獻。抗日戰爭,他運籌幃幄,決戰疆場,抵抗異族入侵,立下汗馬功勞。國共內戰,他更率部與共軍戰至一兵一卒,是與共軍戰到最後的一支軍隊。為了保衛民國,他奉獻了一生。
民國三十八年十二月三十日,他自海南島飛台灣。在風雨飄搖之際,他選擇入台,與中華民國共存亡,用他自己的話,是「向歷史交代」。
下冊【台灣歲月】
台南天壇重修落成,他替鄭成功書下「仰不愧天」的匾額。綜觀父親一生,這四個字他自己也足以當之。
-白先勇
白崇禧將軍在台的十七年,雖然過著平淡日子,但內心是沉重的,大陸淪亡一直是他痛中之痛。他念茲在茲的仍是反攻復國的大業。
民國五十五年,離過世前不久,他託人攜帶一封長信給旅居香港昔日同僚廣西省省長黃旭初,信中言不及私,通篇都在分析國際大勢及國軍反攻大陸的可能性。
他在台灣的晚年也過得並不平靖,沒有受到一個曾經對國家有過重大貢獻的軍人應該獲得的尊重。但他並未因此懷憂喪志。
在台灣,他於逆境中始終保持著一份凜然的尊嚴,因為他深信自己的功在黨國,他的歷史地位絕不是一些猥瑣的特務跟監動作所能撼搖。最後他死在中華民國的土地上,是他求仁得仁。
白先勇
民國二十六年生,廣西桂林人。台大外文系畢業,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文學創作碩士。
白先勇為北伐抗戰名將白崇禧之子,幼年居住於南寧、桂林,民國三十三年逃難至重慶。抗戰勝利後曾移居南京、上海、漢口、廣州。民國三十八年遷居香港,民國四十一年來台與父母團聚。民國五十二年赴美留學、定居,民國五十四年獲碩士學位,赴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東亞語言文化系任教中國語言文學,民國八十三年退休。民國八十六年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圖書館成立「白先勇資料特藏室」,收錄一生作品的各國譯本、相關資料與手稿。
白先勇是小說家、散文家、評論家、戲劇家,著作極豐,短篇小說集《寂寞的十七歲》、《臺北人》、《紐約客》,長篇小說《孽子》,散文集《驀然回首》、《明星咖啡館》、《第六隻手指》、《樹猶如此》,舞台劇劇本《遊園驚夢》、電影劇本《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玉卿嫂》、《孤戀花》、《最後的貴族》等。兩岸均已出版《白先勇作品集》。關於白先勇文學創作的研究,兩岸均不斷有學者投入,人數眾多,面向多元,形成白先勇文學經典化現象。
近年投入愛滋防治的公益活動和崑曲藝術的復興事業,製作《青春版牡丹亭》巡迴兩岸、美國、歐洲,獲得廣大迴響。從「現代文學傳燈人」,成為「傳統戲曲傳教士」,目前致力撰寫父親白崇禧的傳記,本書為資料豐碩的圖文傳記。
本书我买过两个版本:内地版和台版。内地版是白先勇先生针对此书来搞讲座签售时购买的,当时多嘴问白先生此书在港台是否有出版,答曰陆港台三地同时发售。又多问一句内容上是否有不同?白先生答曰台版内容更丰富一点,有条件的话欢迎比对着来看,于是本人就又想法购买到台版...
评分此书材质装帧极好,很有质感,对于不甚了解历史的我来说也不经捧卷翻读。 书中文字不多,多为白先勇以前的文章,还有当时报刊的视屏,以及往来书信。 书中的白崇禧以及当时历史本也不甚了解,但读尽全书也能看出其中白先勇对其父亲的推崇,书中所言也不能称客观公正。外行人只...
评分受到某些力量的影响,我们对于很多民国历史人物的认知其实有非常重大的偏差,尤其是对当年国民政府的很多人物,我们的印象里面除了负面就是调侃,这是对历史的亵渎。写这段历史的人做了恶,我们如果有机会了解本来面目,其实就是对这种恶的一种补偿。
评分此书材质装帧极好,很有质感,对于不甚了解历史的我来说也不经捧卷翻读。 书中文字不多,多为白先勇以前的文章,还有当时报刊的视屏,以及往来书信。 书中的白崇禧以及当时历史本也不甚了解,但读尽全书也能看出其中白先勇对其父亲的推崇,书中所言也不能称客观公正。外行人只...
评分本人素非“国粉”,但对白崇禧的军事才华与历史贡献还是很推崇的。此书系白先勇先生所作,子女撰述父母生平,虚美掩恶在所难免,古来家状谱牒、墓表碑碣莫不如此。已粗翻一过,略举欠妥之处如下: 1、序言部分述白崇禧就读于桂林陆军小学堂事,惟言白氏读书时受学堂总办蔡锷感...
為自己父親搖旗吶喊罷。適合腦殘粉窺看白先勇先生的家世LOL~
评分@赵相馆:戎马生涯原是梦,淡泊自适小诸葛,此书讲述了北伐,蒋桂战争,建设广西,抗日,国共内战,二二八事件。此书虽有白先勇为人子女写父亲之事,难免粉饰之辞,但中国向来莫以成败论英雄。坐飞机时,拿本此书,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轻松地打发了。
评分白先勇就是傳說的台灣高帥富么?那年歲,活在大陸,活在台灣,歸結起來都是窩囊。
评分图片多,文字少。春秋逝去,家国成空。只留一叠影像。喜欢民国风骨,军人也有儒雅之气。大家族光环下的隐痛亦浮出水面。
评分老照片不错, 细节略少。父亲戎马生涯部分因为先勇未出生或年幼,都是转述。反而说起父母以及十个兄弟姐妹的那段最有味道!父亲最后一次机场送别先勇赴美,竟成了最后一张照片,那一幕父亲的老泪纵横让人感慨:“等我学成归来,父亲先已归真。月余间,生离死别,一时尝尽。人生忧患,自此开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