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变革

历史与变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小传

蔡定剑,江西新建人。1983

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

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

系,获硕士学位。1994年至1995

年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

大学法学院进行讲学、研究。主

要从事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

践、宪政的理论与实践、人民代

表大会与国外议会制度、选举

制度等方面的研究。现任职于

全国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著作

有:《国家监督制度》(1991)、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92)、《中国议会一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1995香港)、主编

《中国宪法精释》(1996)等著

作。在国内外重要报刊、杂志上

发表论文、评论130余篇,其专

著和论文曾多次获全国性大

奖。1995年获中国杰出青年法

学家提名奖。

出版者: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作者:蔡定剑
出品人:
页数:446
译者:
出版时间:1999-01
价格:2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2017974
丛书系列:中青年法学文库
图书标签:
  • 蔡定剑 
  • 法学 
  • 法制史 
  • 法律 
  • 政治 
  • 历史 
  • 新中国 
  • 法理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一)第三篇“重建与发展(1976-1997)”的写作思路: 看这一部分的时候,有种错觉,如果单从法制建设的角度来看,感觉中国好像是在78年之后才正式建国的。那么76年文革结束,为什么会走向法制? 文革之后的当权者如叶剑英、邓小平、彭真都表示需要法制。当然,他们说的法制都...

评分

(一)第三篇“重建与发展(1976-1997)”的写作思路: 看这一部分的时候,有种错觉,如果单从法制建设的角度来看,感觉中国好像是在78年之后才正式建国的。那么76年文革结束,为什么会走向法制? 文革之后的当权者如叶剑英、邓小平、彭真都表示需要法制。当然,他们说的法制都...

评分

(一)第三篇“重建与发展(1976-1997)”的写作思路: 看这一部分的时候,有种错觉,如果单从法制建设的角度来看,感觉中国好像是在78年之后才正式建国的。那么76年文革结束,为什么会走向法制? 文革之后的当权者如叶剑英、邓小平、彭真都表示需要法制。当然,他们说的法制都...

评分

(一)第三篇“重建与发展(1976-1997)”的写作思路: 看这一部分的时候,有种错觉,如果单从法制建设的角度来看,感觉中国好像是在78年之后才正式建国的。那么76年文革结束,为什么会走向法制? 文革之后的当权者如叶剑英、邓小平、彭真都表示需要法制。当然,他们说的法制都...

评分

(一)第三篇“重建与发展(1976-1997)”的写作思路: 看这一部分的时候,有种错觉,如果单从法制建设的角度来看,感觉中国好像是在78年之后才正式建国的。那么76年文革结束,为什么会走向法制? 文革之后的当权者如叶剑英、邓小平、彭真都表示需要法制。当然,他们说的法制都...

用户评价

评分

蔡老的贡献在于为法治鼓与呼和人大制度研究。情怀体现在本书的字里行间,但今天来看,学术性不足。更遗憾的是,他的人大制度研究后继无人,这两年学界才开始转入政权组织方面的研究。

评分

90年代末期对于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反思。反思的部分较为精神,许多地方到今天尤为引人深思。限于时代,有些当时还比较理想化的设想到今天竟然变成了现实。作者全书有一种对法治的悲悯之情,积极乐观但是又难以深深地忧虑。如果今天作者还在世,不知是否也半喜半忧,有更多的反思呢?

评分

自从看了这本书之后就喜欢上蔡定剑教授了……

评分

题材是好题材。作者收集资料不足,全是二手资料。一些分析比较意识形态化,后半部分稍好。

评分

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潜移默化的沿袭。蔡老此文中最精妙的也在于对当下各种法律文化、法律思维寻找历史痕迹的阐述,对过去思维的继承似乎一直在干扰着我们理性的评价法律,然而,蔡老是一个例外。虽然,本书并未对法律、法制等概念做出描述,但是,通过建国以来各历史阶段对法律的解读,以及最后部分对法制完善的论述,已然很清晰的显露出作者对法律和法制的判定与西方法律文化相吻合,这是对法制历史作分析和评价的参照系。对法律概念和理念的误读、再次误读的现象以及原因的分析都十分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