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潮与新潮

西潮与新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作者:蒋梦麟
出品人:
页数:409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
价格:30.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01010552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传记
  • 蒋梦麟
  • 文化
  • 近代史
  • 历史
  • 回忆录
  • 思想
  • 文学
  • 文学批评
  • 文化思潮
  • 现代主义
  • 西方文化
  • 中国现代文学
  • 文化比较
  • 思想史
  • 文学史
  • 二十世纪文学
  • 启蒙运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文库·综合·普及类:西潮与新潮》由作者蒋梦麟的两部著作《西潮》《新潮》组成,兼含附录。《西潮》记录了1842年至1941年间的中国历史,主要讲述外来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由于前半段是作者“亲闻”的,后半段是作者“亲历”的,故被作者视为“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近代史”。《新潮》则讲述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影响下所发生的种种变化,但因作者病逝而未能深入展开论述。《中国文库·综合·普及类:西潮与新潮》由人民出版社2012年最新出版社。

作者简介

蒋梦麟,原名梦熊,字兆贤,别号孟邻,浙江省余姚县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1886年(光绪十二年)生,幼年在私塾读书,12岁进入绍兴中西学堂,开始学习外语和科学知识。后在家乡参加科举考试,中秀才。1908年8月赴美留学。次年2月入加州大学,先习农学,后转学教育,1912年于加州大学毕业。随后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杜威,攻读哲学和教育学。1917岁3月,蒋梦麟获得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后即回国。1919年初,蒋梦麟被聘为北京大学教育系教授。自1919年至1945年,蒋梦麟在北大工作了20余年。1964年病逝于台北。

自1919年至1945年,蒋梦麟在北大工作了20余年。在蔡元培任校长期间,他长期担任总务长,三度代理校长,1930年冬正式担任北大校长。先后主持校政17年,是北大历届校长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他学识渊博,精明干练,在那黑暗而动荡的漫长岁月里,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办学,为北京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目录信息

西潮
序言
英文版序
丹麦文译者序
前言 边城昆明
第一部 清朝末年
第一章 西风东渐
第二章 乡村生活
第三章 童年教育
第四章 家庭影响
第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六章 继续就学
第七章 参加郡试
第八章 西化运动
第二部 留美时期
第九章 负笈西行
第十章 美国华埠
第十一章 纽约生活
第三部 民国初年
第十二章 急剧变化
第十三章 军阀割据
第十四章 知识分子的觉醒
第十五章 北京大学和学生运动
第十六章 扰攘不安的岁月
第四部 国家统一
第十七章 宪政的试验
第十八章 中山先生之逝世
第十九章 反军阀运动
第二十章 国民党之出掌政权
第五部 中国生活面面观
第二十一章 陋规制度
第二十二章 社会组织和社会进步
第二十三章 迷人的北京
第二十四章 杭州、南京、上海、北京
第六部 抗战时期
第二十五章 东北与朝鲜
第二十六章 战云密布
第二十七章 抗战初期
第二十八章 战时的长沙
第二十九章 日军入侵前夕之越南与缅甸
第三十章 大学逃难
第三十一章 战时之昆明
第七部 现代世界中的中国
第三十二章 中国与日本——谈敌我之短长
第三十三章 敌机轰炸中谈中国文化
第三十四章 二次大战期间看现代文化
新潮
引言
第一章 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
第二章 改革方案的施行
第三章 土地问题
第四章 大后方的民众生活
第五章 中国文化
试为蔡先生写一篇简照
蔡先生不朽
学术自由之精神
宽宏大度之精神
安贫乐道之精神
科学求真之精神
追忆中山先生
一个富有意义的人生
——他是我国学术界一颗光芒四照的彗星
忆孟真
谈中国新文艺运动——为纪念五四与文艺节而作
一、北京大学与学术自由
二、鲁迅兄弟
三、绍兴师爷与《阿Q正传》
四、胡适之先生与白话文运动
五、陈独秀与文学革命
六、陈独秀的最后主张
七、西欧个性主义思想的引进
八、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九、台湾文艺界继承了西欧思想的遗产
十、台湾中国文艺作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附录
《西潮》与《新潮》
——有关蒋梦麟先生撰写《新潮》的两封信(刘绍唐)
评介《西潮》(王德昭)
推荐人的话(沈君山)
从《西潮》看蒋梦麟先生的思想(傅佩荣)
《西潮》的史料价值(张玉法)
蒋梦麟《西潮》考释举例(吴相湘)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人生,此书让我们对那一代人的成长背景有大致的理解。 那个时代,新旧文化交替,科举都有分八股秀才和策论秀才之别。在社会变化如此之快的时代,多少念四书五经的人无用武之地。那是一个选择与努力更重要的时代,有时向左走、向右走都会是两种不同的人生。 ...  

评分

磨磨蹭蹭地看完了蒋梦麟的《西潮.新潮》。主要是看《西潮》。不只一个人对我说,那是一本好书,序言这么说的,书评这么说的,周围的朋友也这么说的。   向来比较喜欢回忆录,尤其是有一定境界的人的回忆录。其实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件倒是其次的,我最想看的,是那个人对他...

评分

用了三天时间读了蒋梦麟的《西潮与新潮》。的确,这本书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有点像近代史,文思与笔触不错,哲理与智慧也是处处闪光的。但个人认为,真正让其成为台湾青年几乎人手一册的人生教科书的原因除以上几点外,还有他是蒋的忠实信徒。相信所有读过这本书的...  

评分

《西潮》这本书作于作者在昆明躲防空洞时所写,原文用英文写作,名为Tides from the west。为什么要用西潮为题呢?因为本书所写为中国受西方现代化的潮流的冲击而发生的变化。作者说本书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有点像近代史,《西潮》之所以会写成这样是因为作者对国家民族...  

评分

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中国人开始了现代化(近代化),目标,该怎样做,从哪个领域,怎样配套,许多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而这本书,却或多或少的给予当代迷惑者一些考虑现今困境的新角度。看这本书后,本人一股强烈地写论文的冲动。  

用户评价

评分

基本上是作者的一部自传,从鸦片战争到珍珠港事件,国运的流转变迁,中国一步步从西方的侵略和思想解放中觉醒。平淡流畅的文字叙述了蒋梦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颠沛的一生的所见所闻。

评分

一部不一样的近代史

评分

开开眼

评分

高三的时候,最爱问自己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问题。读了蒋校长的书,只想兢兢业业做点事情,再不济也要记录一下这个时代。

评分

最近读得最好的一本书。从蒋先生童年学习生活记忆、参加郡试、留美学习到民国回国身经学生运动扰攘不安的岁月,再到抗战期间的民生和知识分子生存状况,包括中西方文化差异反思……读完既像一本个人的回忆录,更像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很生动,也很深刻。特别是语言文字流畅优美,读起来甚是享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