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律令法係研究初編

秦漢律令法係研究初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張忠煒
出品人:
頁數:287
译者:
出版時間:2012-5-1
價格:5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973379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秦漢史
  • 法製史
  • 簡牘學
  • 秦律
  • 法律史
  • 法律
  • 法學
  • 感興趣
  • 秦漢時期
  • 法律製度
  • 律令法係
  • 古代法製
  • 曆史研究
  • 法理學
  • 中國法律史
  • 早期法律
  • 製度演變
  • 法律發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由張忠煒編寫的《秦漢律令法係研究初編》。《秦漢律令法係研究初編》的內容提要如下: 概言之,秦漢至魏晉律令法係變化有四。從律的編纂看,秦漢仍是單行律或單行令的年代,國傢統一頒行的律令編纂物齣現是存魏晉,符閤近代法學意義上的法典編纂亦始於魏晉。此其一。從律、令內涵看,秦漢時期的律與令有區分,這種區彆並不是很嚴格;魏晉時期,律的內涵縮小而成為刑律的代稱,製度性的規定以令的麵貌齣現,分途發展成為律令體係發展的大趨勢。此其二。從東漢末到曹魏時期,科這種法律載體亦發生質變,在兼有“事條”涵義的同時,發展為獨立的國傢法律編纂物,似可視為“法典”編纂的先聲。此其三。從禮、律關係看,秦漢時禮與律閤一尚處於進展中,律令一定程度上充當禮、發揮禮的作用,與晉泰始律“峻禮教之防,準五服以製罪”不同。此其四。

作者簡介

張忠煒,1977年生,河南新密人,曆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曆史係講師,主要從事秦漢史研究,在《曆史研究》《文史哲》等刊物發錶論文數篇,現主持國傢社科基金項目一項。

目錄資訊

導論 解構與重建:秦漢律令研究省思/1 第一節 秦漢法律的三重構建/4  一 秦漢時代的刑罰觀/5  二 魏晉的概念性提法/6  三 現代法學觀的引入/8 第二節 相關理論問題的解說/9  一 “原生態”的提法/10  二 “古書通例”簡說/11  三 齣土文獻方法論/12 第三節 本書主題、內容的介紹/15解題篇 《二年律令》解題及其他/19 第一節 《二年律令》的文本性質/21  一 《二年律令》的抄本性質/21  二 《二年律令》的編纂問題/23  三 “二年律令”非法定稱謂說/24  四 對律令製作問題的認識/25 第二節 年代問題的考察/26  一 “二年”諸說平議/27  二 《錢律》製作年代考/31  三 《爵律》、《秩律》的成立背景/37 第三節 律令效力問題的分析/43  一 效力問題的提齣/44  二 律令施行例證舉隅/49  三 製約律令施行的因素/54 第四節 《二年律令》的施行地域/59  一 “奉法”與“從俗”/59  二 對相關簡牘資料的分析/62  三 諸侯王“不奉行漢法”辨/65  四 從內、外諸侯之彆看漢法施行問題/68 本篇結語/71律令篇 秦漢律令的曆史考察/75 第一節 秦漢律的編纂/77  一 “法典範式”的考察/78  二 “九章律”研究辨析/86  三 秦漢律單行說/91  四 律令集閤體/94 第二節 律令分論三題/98  一 律目辨析/99  二 令的編纂/108  三 文本特徵/118 第三節 律令關係三論/123  一 律令轉化/124  二 律主令輔/132  三 律令分途/137 第四節律令之學/145  一律令學教本/146  二律章句本意/154  三律本與律學/162 本篇結語/168漢科篇 漢科研究——以“購賞科”為中心/171 第一節 研究現狀及問題所在/173 第二節 科、科條的含義/178 第三節 “購賞科”的律令淵源/181  一 “購賞科”的實例及說明/182  二 秦法中的“購賞”/187  三 漢律中的“購賞”/189  四 科與律令之關係/192 第四節 “購賞科”諸問題研究/193  一 “購賞科”的立法與施行/194  二 “購賞科”的功用/198  三 “購賞科”雜考/201 第五節 從“如律令”到“如科令”/206 本篇結語 213代結語 律令法係的起源與發展/215附文篇/223 《居延新簡》所見“購償科彆”冊書復原及相關問題之研究(修訂本)/225 讀《張傢山247號墓漢簡法律文獻研究及其述評(1985.1—2008.12)》/249參考文獻/271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有理論,有考據,將“古書通例”引入秦漢法製史,並進行研究上的示範,尤屬本書之貢獻。“秦漢律令法係”的復原尚須時日,本書的嘗試也未盡可靠。但本書的論點將是後續研究的觀念前提。

评分

有理論,有考據,將“古書通例”引入秦漢法製史,並進行研究上的示範,尤屬本書之貢獻。“秦漢律令法係”的復原尚須時日,本書的嘗試也未盡可靠。但本書的論點將是後續研究的觀念前提。

评分

有理論,有考據,將“古書通例”引入秦漢法製史,並進行研究上的示範,尤屬本書之貢獻。“秦漢律令法係”的復原尚須時日,本書的嘗試也未盡可靠。但本書的論點將是後續研究的觀念前提。

评分

有理論,有考據,將“古書通例”引入秦漢法製史,並進行研究上的示範,尤屬本書之貢獻。“秦漢律令法係”的復原尚須時日,本書的嘗試也未盡可靠。但本書的論點將是後續研究的觀念前提。

评分

有理論,有考據,將“古書通例”引入秦漢法製史,並進行研究上的示範,尤屬本書之貢獻。“秦漢律令法係”的復原尚須時日,本書的嘗試也未盡可靠。但本書的論點將是後續研究的觀念前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