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小讲》是周汝昌为普通读者讲解《红楼梦》的二部作品。主体部分曾连载于报纸副刊,结集成书后,颇为各界读者喜爱。再版后,作者特为新版撰作小序,增写数篇讲《红》小文,并补入2000年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整理稿《(红楼梦)与中华文化》一文。全书深入浅出,对《红楼梦》的人物、故事及前呼后应、手挥目送的笔法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精当的解说点评,尤其是对《红楼梦》的主旨、精神,再三致意,是一部可以引领普通读者了解、体悟《红楼梦》真谛的入门读物。
周汝昌(1918-2012),字玉言,别署“解味道人”,天津人。曾评注校订过唐宋诗词、《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1953年出版《红楼门新证》一书,其后又有《曹雪芹小传》、《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等十几部红学专著及《杨万里选集》、《范成大诗选》、《书法艺术答问》等著作,随笔集及自传文集有:《岁华晴影》、《脂雪轩笔语》、《北斗京华》、《天·地·人·我》。
8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关于《红楼梦》的专业书籍,获益实多,却也疑惑不少。 周汝昌老先生探佚功夫了得,文本串联讲解,自成体系,《红》一书的人物评介、章法结构、意趣旨归都能有所表陈,且发常人所未发,开阔了思路,时有耳目一新之感。 问题在于,老先生有些章节逻辑不通?...
评分是日阴天。北京30天里据说是第25个雾霾天。适逢电脑故障,手边刚好一本早就从样书室拿回的《红楼小讲》,开始看下去。 我一向对所谓“红学”不太感冒。但我深深觉得,这些红学家们远远比曹雪芹要伟大。我想虽然曹先生耗费十年心血著成《石头记》很是传奇,但后世的红学研究者...
评分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关于《红楼梦》的专业书籍,获益实多,却也疑惑不少。 周汝昌老先生探佚功夫了得,文本串联讲解,自成体系,《红》一书的人物评介、章法结构、意趣旨归都能有所表陈,且发常人所未发,开阔了思路,时有耳目一新之感。 问题在于,老先生有些章节逻辑不通?如说...
评分可以看出老先生对红学的痴迷以及对程高二人的痛恨。 这是一部概括很全面的红学书,但篇幅决定了它只能点到为止。 另外,更重要的是读者要有前期的一些基础的红学知识才能更好的理解。 https://press.one/p/address/v?s=71adb8fdfb786ab15fe1ed3b821aa883137210c8c11e73a71c946d...
评分可以看出老先生对红学的痴迷以及对程高二人的痛恨。 这是一部概括很全面的红学书,但篇幅决定了它只能点到为止。 另外,更重要的是读者要有前期的一些基础的红学知识才能更好的理解。 https://press.one/p/address/v?s=71adb8fdfb786ab15fe1ed3b821aa883137210c8c11e73a71c946d...
红楼经典在三个字上,一是巧,如璇玑图般的布局,无闲笔,处处草蛇灰线的呼应,实在做的再完美不过,二是谜,无数的伏笔和隐喻,简单如巧姐批文,复杂如宝琴十二首咏史诗,让后生多少聪明人殚精竭虑的去猜测或者附会,三就是残了,有什么比我们自己的想象力更加多彩呢,维纳斯正因断臂才成就今天的地位,这本书介绍了作者数十年红学研究比较笃定的成果,大多数很有说服力,读完以后真涨了不少见识,只是作者对曹推崇太过,甚至达到了谄媚的地步,动辄【如此文思,简直无与伦比,巧妙绝伦!!】,前几回,和香菱一起的丫鬟取名娇杏,一菱一杏,一雅一俗,结局一悲惨一幸福,周汝昌就大唱赞歌,认为名字【娇杏】和【香菱】相照应简直穷极天下之文思!我不禁诧异,这点儿事,犯得着么?
评分红学界著作良莠不齐,我最喜欢这本。小讲中不乏幽默风趣,更有周汝昌先生做学问的严谨和深度。
评分不是一本很專業的書,但還是扎實,極少穿鑿附會之處。在讀完周校訂的《石頭記》後再讀此書,收穫不是很大。
评分周汝昌红学研究最大的优势是讲究版本,一切以八十回原著为出发点。其劣势也在于此,因为他基本上否定伪续部分的价值。如果从注重版本转入严密考证一路,周可能成为真正的大师,可惜像他自己所说,是走了“索隐派”的路子,所以就是满眼的索隐和附会,把一部小说讲的玄机重重!
评分老爷子得多恨程高二人,隔几页骂一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