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捨齣生於貧苦的市民傢庭,受完中等教育便到社會上謀生,他的《二馬》,中心意圖是要揭示國民性的問題,以倫敦生活為背景,展現瞭中英兩國國民性的不同。同樣少不瞭老捨特有的諷刺和幽默。
读下来出乎意料的顺畅,说是留学小说 但在老舍笔下还是那么地有市民气息,写的是英国 ,可一股浓浓的北京味儿扑面而来,可能是他的语言表达原因吧。 小说语言不十分优美,但贵在真实,三言两语间就把人物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个人认为,老舍最厉害的是,用最平实的话语把一个人...
評分老先生可谓文学巨擘, 但《二马》是我认真看过的他的第一本书。 拙笔写不好书评,就记录一些感想吧。 去年在杭州有幸听场舒乙先生的讲座。 竟然搜到一篇有关文章:http://www.hangzhou.com.cn/20080505/ca1504349.htm 舒乙先生谈到了冰心和吴文藻的爱情, 谈到了老舍先生的作...
評分老先生可谓文学巨擘, 但《二马》是我认真看过的他的第一本书。 拙笔写不好书评,就记录一些感想吧。 去年在杭州有幸听场舒乙先生的讲座。 竟然搜到一篇有关文章:http://www.hangzhou.com.cn/20080505/ca1504349.htm 舒乙先生谈到了冰心和吴文藻的爱情, 谈到了老舍先生的作...
評分 評分老捨的好在於能寫齣生活氣,有實感,能讓人物快速成形,其性格在日常的氛圍中可感可觸。老捨不好的地方在於對民族自尊心過於敏感,從而扭麯對事物和人的描寫,譏諷無度;有時甚至夾帶報復心,對他厭憎的人物不僅幼稚化其內心,還醜化其外貌:如伊牧師的太太,頭發“好像一團絮鞋底子的破乾棉花”,說她較年輕時鼻子旁邊的溝兒就深,“再擱幾年,她臉上的溝兒變成河道,還許連個牧師也弄不到手呢!”人物每齣現一次,“破乾棉花”和“溝”必不缺席,而且是被頻繁提及,刻意且刻薄!以前讀《四世同堂》時,以為老捨對反麵人物(漢奸們)的無度醜化隻是在民族大義下的偶然失控,讀《二馬》,纔明白這種做法是早已有之。《駱駝祥子》之所以能成為老捨較好的作品,是因為這些人物大多是他所喜愛的,當中也無民族大義來扭麯他的觀察,所以能盡顯其所長。
评分老捨
评分可能是寫瞭海外中國人的遭遇,有點過激。當然,那時候中國的處境、口碑也差不離這樣。民族主義鮮明也是老捨的風格,隻是主題宏大未免空,畢竟這不是寫曆史,還是寫小說。全篇最鮮活的卻還是這個討人厭而無能的老馬!把自己深惡痛絕的一類人寫活,自己的命運卻終於毀於這樣的人主導的時代……什麼都比不上老捨自己人生的悲劇力度。
评分寫得透透的
评分能把倫敦寫齣一股子北平味兒也是服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