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韩国从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末劳工运动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关注的焦点是文化和政治给第一代产业工人带来的冲击和他们的斗争模式。
《韩国工人》展现了一部令人着迷的历史。描述了发展中国家一种最具战斗性的工人运动在克服不利的文化和专制的工作条件的同时形成阶级意识的过程。同时,具海根恰逢其时的分析也向我们展示,随着向民主制度的过渡,新的大韩劳动组合协议会在政治上的成功,同时伴随着集体认同发生某种程度的削弱。
由于对于社会科学理论的充分了解,具海根对现代韩国的阶级形成作出了分析敏锐且体察入微、富有同情心的论述。由此,他对学术研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令世界各地有关的劳工运动活动家和研究人员很感兴趣。
齐泽克在谈美国大选时说到,如果要在希拉里和特朗普之间选一个投票的话,他将投票给特朗普。此话一出,引起轩然大波。左翼会好奇这是为什么?齐泽克可能会引用伟人的一句话“天下大乱,形势大好”来为其论证。但是这本《韩国工人》告诉我们左翼政治的出路,在于自下而上的社会...
评分 评分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54a6ec0100q501.html 具海根教授讲座报告:韩国工人运动的兴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英文写的。批判性较强,非喜勿入。 Reflections on the Rise and Fall of South Korean Labor Movement and Its Implications to China 1. Summary of Koo ...
评分齐泽克在谈美国大选时说到,如果要在希拉里和特朗普之间选一个投票的话,他将投票给特朗普。此话一出,引起轩然大波。左翼会好奇这是为什么?齐泽克可能会引用伟人的一句话“天下大乱,形势大好”来为其论证。但是这本《韩国工人》告诉我们左翼政治的出路,在于自下而上的社会...
评分两者都对于工人所处的外部政治、文化、经济环境做出了考察,以及对于工人自身主体性和身份认同给予了恰当的关注。 相比裴宜理的上海罢工,个人感觉两者的论述思路其实是很接近的,都是由两条基本线索串联起来的。其一是将工人运动放入宏观的社会结构中去考察,根据不同时期的...
猛力推荐!韩国工人团结起来也是这么high的啊。
评分东亚后发工业国家内工人的血泪史和奋斗史
评分把阶级意识的形成主要还是落到多重社会境况造就的工人的悲愤不公的感受上了,教会和学生劳工运动积极分子的作用仅被归之为“催化剂”,似乎不是很平衡。对韩国工人运动的分析很清晰。
评分具海根的这部作品跳出了空洞的民族性视角以及对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中经典结论的简单引用,准确诠释了韩国工人攻击性产生的根源。对于罢工权缺失、工会形同虚设的中国而言,本书的借鉴意义更大。如果上汽集团对韩国的社会状况、商业环境以及工会力量有哪怕最基本的认识,在双龙这个项目上就不会是如今一败涂地的窘境。pdf(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975120.html)
评分具海根的韩国工人研究已经成为了经典,在这本书中,具海根并没有利用典型的社科写作方法,而是用历史社会学的方法研究了韩国工人为何能够如此激进。这不仅是因为韩国工人历史上的传统,同时60―70年代时本身就处于最底层(韩国人似乎自古看不起“工”),如果不能很好地将其规训便会爆发起义。所以说国家的政策还不如是允许罢工,否则最终很有可能爆发起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