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韩国从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末劳工运动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关注的焦点是文化和政治给第一代产业工人带来的冲击和他们的斗争模式。
《韩国工人》展现了一部令人着迷的历史。描述了发展中国家一种最具战斗性的工人运动在克服不利的文化和专制的工作条件的同时形成阶级意识的过程。同时,具海根恰逢其时的分析也向我们展示,随着向民主制度的过渡,新的大韩劳动组合协议会在政治上的成功,同时伴随着集体认同发生某种程度的削弱。
由于对于社会科学理论的充分了解,具海根对现代韩国的阶级形成作出了分析敏锐且体察入微、富有同情心的论述。由此,他对学术研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令世界各地有关的劳工运动活动家和研究人员很感兴趣。
以前对韩国的了解,只限于韩国的经济成就,韩国的文化产业,韩国人的爱国精神和刚烈 性格,对韩国取得的现代化成就很是钦佩。印象中接触到的宣传都是介绍韩国工人多么爱 国,为了国家牺牲自己,而且有很多文章分析亚洲四小龙崛起的重要原因就是儒家文化让 四小龙的国民们默默无...
评分齐泽克在谈美国大选时说到,如果要在希拉里和特朗普之间选一个投票的话,他将投票给特朗普。此话一出,引起轩然大波。左翼会好奇这是为什么?齐泽克可能会引用伟人的一句话“天下大乱,形势大好”来为其论证。但是这本《韩国工人》告诉我们左翼政治的出路,在于自下而上的社会...
这部作品可以和《中国女工》对照起来读,其中似乎可以看到中国工人的影子,但由于威权体制与党国体制的差异,两国工人阶级的重塑有着根本性的差异,但个中酸楚还是有着诸多共通之处!
评分非常好
评分希望还是有的,但是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评分具海根的这部作品跳出了空洞的民族性视角以及对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中经典结论的简单引用,准确诠释了韩国工人攻击性产生的根源。对于罢工权缺失、工会形同虚设的中国而言,本书的借鉴意义更大。如果上汽集团对韩国的社会状况、商业环境以及工会力量有哪怕最基本的认识,在双龙这个项目上就不会是如今一败涂地的窘境。pdf(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975120.html)
评分这部作品可以和《中国女工》对照起来读,其中似乎可以看到中国工人的影子,但由于威权体制与党国体制的差异,两国工人阶级的重塑有着根本性的差异,但个中酸楚还是有着诸多共通之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