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图尔尼埃(1924— ),法国当代文学大师,当代著名的新寓言派文学的主将。他不仅是才华横溢的小说家,而且是睿智深刻的哲学家。西方批评界对他的小说以及融汇在小说中的现代哲学思想推崇备至,评价极高,认为他以自己独特的风格为法国小说开创了新局面。《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发表当年即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
本书是“现当代世界文学丛书”的一种,是当今法国引人瞩目的作家米歇尔.图尼埃的代表作,1967年发表后即获当年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小说通过对鲁宾孙和礼拜五两人在荒岛上的不同表现的描写,揭示了两种文明的对抗和融合,引人入胜,长人见识。
有笛福的小说在前,这本书就有狗尾续貂的嫌疑。 小说的主题比较凝重,写法不具有可读性,现代性的解构主义就是要消解一切主题,最后自己也被消解。 勉强读完,如同先锋派法国电影一样,垃圾来的。
评分特别是看了后面德勒兹同学写的后记以后 这本书整个笔调不像法国作家,倒像个信奉尼采的德国人写的(黑塞写这么本书就很合适),充满了大色块的隐喻,神圣的交媾,之类的玩意 其实这本书该作为儿童读物,取代笛福那一本……
评分图尔尼埃的这部小说从外部看来大致是对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的反写。通常认为笛福的小说是处于上升时期的西方文明在文学领域的体现,它反映出了人类改造自然、建立秩序的过程,是一曲对文明的颂歌。但是在图尔尼埃的版本里,鲁滨逊虽然也在荒岛上种植小麦、驯养野兽并从食人...
评分关于孤独。 射手座的寂寞和孤独时无可救药的。我想。所以我读到图尼埃这本《礼拜五》的时候几乎激动的顿时沉静。 我喜欢读他的航海日志。那种自省。那种思性。 人,不能不去认识自己,不是么? 我们在人群中,才深切感受到了自己的孤独。 孤独也并不是一种不可改变的情境,自...
评分放弃一部分品位可以更灵。可能由于文化(成见)的关系,图尼埃不幸地拥有自己所抵制的黏糊特质
评分作者有些低估读者的智商,鲁滨逊的日记是个完全没有必要的东西,显得娇柔做作
评分畅销小说的外在,哲学的内质。译文文笔好,理论穿插在故事的情节里也自然。故事呈现的是无“他人”在场的失常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失去了意义,时间也并排站立,而一种失常的结构也在原结构消逝的同时被建立。在那里,性发生位移,疯狂变成一种原生力。
评分终于鲁滨孙活到了知天命之年,他看开了,他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大自然给了他领土,给了他食物,还有新鲜的空气。
评分新年的第一本书,好吧首先很高兴是本小说,开学以后就几乎没看过小说真快死掉了…… 然而让我沮丧的是这大概是我手头能接触到的最不小说的小说 整个阅读过程像一次苦炼,仍然说不准自己读到了多少。容易理解的大概是鲁滨逊与岛的关系,始发纽带,二百万岁的自我,弗洛伊德式的意象:女儿,小溪谷,山洞,乳汁,母体,通道……礼拜五出现之后事情开始变得费解,alter ego 与自身的碰撞,构建与破坏 他者的渗透。昂多阿尔飞起来的时候隐隐约约觉得自己快哭了。半天没有弄懂为什么。附录一被我当成了浮云……= = 有些时候乐趣果然还是应该遵从感官的体验啊。为什么是Limbo想了很久。考虑到太阳、空气和土地。又及:果然我应该去翻翻笛福和爱弥儿。可以考虑每年翻上一次,常读常想常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