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剋•弗雷恩(Michael Frayn) 生於1933年。英國著名小說傢、戲劇傢。著作甚豐,小說有《锡匠》、《俄文翻譯》、《直到早晨過去》、《隱秘至極的私生活》、《登日》、《勇往直前》、《間諜》;劇作有《我倆》、《字母順序》、《雲》、《驢的歲月》、《立與破》、《幕後的喧鬧》、《施主》、《哥本哈根》、《民主》;以及哲學著作《人類之手:宇宙造物中我們的角色》。
譯者簡介
戈革(1922年1月-2007年12月29日),男,號紅莩,一號拜鞠。河北省獻縣人,194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係,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後即從事物理教學工作,直至退休。原習理論物理學,中年以後治量子物理學史,專研偉大學者尼耳斯·玻爾的生平、工作和思想。2001年被丹麥女王授予“丹麥國騎士勛章”。平生著譯數十種,共約一韆五百萬言。正業麵外,有多種文人愛好,能作舊體詩詞,尤嗜治印。主要譯、著作品有12捲本的《尼耳斯·玻爾集》《宏觀電磁場論》、《玻爾——他的生平、學術和思想》、《史情室文帚》等。
《哥本哈根:海森伯與玻爾的一次會麵》是一個劇本,試圖演述的是近代科學史上一件不大不小的“懸案”。“不大”是因為直接涉及的隻有兩個人,“不小”是因為這兩個人都是20世紀的偉大科學傢,而他們所談論的問題則可能大大地影響全世界人類的命運。劇本的結構也很特殊。劇中隻有三個角色,他們是三個已逝世的人的“靈魂”——丹麥大學者尼耳斯·玻爾、他的夫人馬格麗特·玻爾和德國物理學傢沃爾納·海森伯。這三人雖已死去,平生的是非恩怨都已和他們無關,但作者讓他們重新聚攏來,探討當年在世時的一次會晤。作品自問世以來,引起瞭相當大的學術反響。
关于此剧的内容就不作赘述了. 就在昨天,国家话剧院在厦门大学做了<哥本哈根>的第100场演出,我有幸混到张票去看了看,结束的时候所有人起立鼓掌,按导演的话来说,这种情形是空前的. 物理,纳粹,不确定性以及重复反演的叙事手段,这些都是一直以来令我着迷的东西.对战争...
評分我看的是国家话剧院的第96场演出了,导演说他们要把第一百场献给话剧诞生一百周年。不知道那一场会是在哪里。 据说有人追看了30多场。如果是我,一定是因为演员们的演技。虽然编剧真的很棒,可以说很伟大,因为他把如此简单的一个故事幻化成一个谁也解不懂的一个秘密,把一个特...
評分我看的是国家话剧院的第96场演出了,导演说他们要把第一百场献给话剧诞生一百周年。不知道那一场会是在哪里。 据说有人追看了30多场。如果是我,一定是因为演员们的演技。虽然编剧真的很棒,可以说很伟大,因为他把如此简单的一个故事幻化成一个谁也解不懂的一个秘密,把一个特...
評分机缘巧合去看了这出话剧,挺精彩,和传统纯粹的文艺类题材不同,他涉及到了自然科学,虽然是关于高深的理论物理范畴,但讲述其中的“裂变、核反应堆”还是比较浅显易懂的,而且也算是吸引眼球的。 全剧并不长,只分两幕。可能因为昨天有个简短的开幕讲演,所以正式演出时两幕之...
評分我看的是国家话剧院的第96场演出了,导演说他们要把第一百场献给话剧诞生一百周年。不知道那一场会是在哪里。 据说有人追看了30多场。如果是我,一定是因为演员们的演技。虽然编剧真的很棒,可以说很伟大,因为他把如此简单的一个故事幻化成一个谁也解不懂的一个秘密,把一个特...
真相不可測
评分太好瞭,儘管打動我的部分仍然是氾濫的情緒。終於明白戲劇體裁的獨有魅力瞭,在programme結束一年多後,節奏,解構,人物關係、時空關係的交錯,隻有在劇場裡纔能那麼簡單的閤乎情理的上演。
评分nilly同學都看瞭4遍瞭,依然相約明年十周年再去看一次。
评分施勒丁傑,不是薛定諤麼?
评分本書是一個超級有趣的設定,在海森堡和波爾夫婦死後,讓他們的魂靈一次又一次地迴憶當初海森堡與波爾的那次相會,其間讓人不斷思考的,是科學傢和他的愛國主義,和人道主義等問題。海森堡處於當時的環境之下也確實是彆無選擇吧,如果造齣原子彈可能就會毀滅世界,一方麵波爾曾經也說過,一個人可以為瞭他的祖國做齣任何事情,另一方麵他麵對的卻幾乎是全世界的反法西斯勢力,當你的祖國成為不義的一方的時候,你該怎樣選擇呢?而不光是他的人格受到後人懷疑,他究竟是否擁有造齣原子彈的能力這一點也在後來被人質疑,可憐的海森堡真的是晚年不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