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丝•莱辛,英国女作家,被誉为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女性小说鼻祖”、“英国文学的老祖母”等,20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涉猎众多主题,包括种族矛盾、文化碰撞、个体和集体的冲突等。她最为人称道的是对女性经验的表现和书写,代表作《金色笔记》被奉为“女权主义的教科书”。尽管她本人坚称自己并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但她的作品无疑贡献了本世纪最优秀的女性主义书写。
在《影中行》中,莱辛以她一贯恢宏大气的笔触将个人生活史与风云变幻的世界、社会思潮变迁交织在一起。50年代,战后的英国百废待兴,共产主义、资本主义两大意识形态对立并互相攻讦,世界面临着核战争的威胁……莱辛亲身参与众多历史事件,敏感地捕捉到时代脉搏的跳动,通过《影中行》为读者留下了一份客观真实的个人回忆标本。
确切得说只读了一半。后来被舍友拿去放在实验室,后来她又拿回来还给我,后来她又放到床头每天翻几页。。我只能在我见到它的短暂间隙断断续续读上几页。那时候只觉得是一个女人絮絮叨叨的在讲自己的故事,并没有对我产生太大的吸引力。毕业了不知道最终书在何方,我不会再...
评分刊登于《青岛日报》 http://ribao.qingdaonews.com/html/2008-04/05/content_620581.htm 在回忆中碰触多丽丝•莱辛 ——评多丽丝•莱辛自传《影中漫步》 家猫甲/文 从崩坏与混乱中...
评分我只能说莱辛的自传真不好读,我花了3个月读完,是我看书的最长记录了。记得得知莱辛获得诺贝尔奖时,一堆记者去采访她,只见一个老太太惦着菜,就坐在自家门前接受采访,说估计诺贝尔奖评委认为她快死了才把奖颁给她。英国式的幽默,一下子就喜欢上她了。 迫不及待的去卓...
评分作为一本伟大作家的自传,在第一个句子中,作者就提起了她的儿子。这样的安排似乎很容易理解,因为,她不仅是一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个女人、一位母亲。 也许,我们可以将本书理解成一个艰辛的母亲的奋斗史,而非一位作家功成名就之后的对往事的修...
评分文/夏丽柠 2013年11月17日,多丽丝•莱辛在伦敦家中去世,享年94岁。阿特伍德悲言,“你永远不会想到,这样一位在文学界里坚如磐石的人物说走就走了。真让人震惊。”莱辛的死好像为世界文坛所不忍接受,这位在野草中也能寻机歌唱的女性带给这个世界的不仅仅是果敢与坚强,还...
描述恋爱时候说,“兴奋,胶着,轻微的陶醉”好喜欢呐
评分书的前半部分看的我兴致盎然,觉得非常有意思。讲事情方式让人看着非常舒适,后半部分因为政治因素的事情太多,看得有些乏味,总是关于共产主义的,就更让我不想看了。打算买作者的其它书看看后再回头看她的自传,也许更能体会些什么。
评分20130629,第一遍读完,我认定这是一部诚实的值得一读再读的自传。它展现一种风景,给人提供一种思考,好像一面镜子,让人也能看清自己一些。虽然风景因为时间和记忆的缘故有些模糊,但它不是海市蜃楼,它存在过。 20131126因为莱辛的逝世开始读第二遍。
评分书的前半部分看的我兴致盎然,觉得非常有意思。讲事情方式让人看着非常舒适,后半部分因为政治因素的事情太多,看得有些乏味,总是关于共产主义的,就更让我不想看了。打算买作者的其它书看看后再回头看她的自传,也许更能体会些什么。
评分书的前半部分看的我兴致盎然,觉得非常有意思。讲事情方式让人看着非常舒适,后半部分因为政治因素的事情太多,看得有些乏味,总是关于共产主义的,就更让我不想看了。打算买作者的其它书看看后再回头看她的自传,也许更能体会些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