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论述19世纪开头的四十年间产生于英国的诗歌理论,其次也涉及其他主要的艺术形式。本书强调的是批评的一种共同走向,这就是我们特意选择“浪漫主义”批评加以阐述的理由所在;但我相信,这样做并不意味着忽视各类作家之间诸多重要的不同之处。这些作家关心的是诗歌和艺术的本质,有些探索其心理原由,有些研究其结构种类,有些探讨其主要准则,有些则研究诗歌或艺术与人类所关注的另一些重大问题之间的关系。本书所讨论的大部分是当时见解独特、影响持久的批评家,而不是那些平庸的书评者,他们对一航读者的影响更为直接,却常常是短命的。
失重的语言 如果没有艾布拉姆斯教授精湛绝伦的细密编织,我们至今对浪漫主义一词仍旧停留在望文生义的层面上:或者将它简单地与情感至上等同起来,或者将它与夸张的想象力以及自我中心的价值取向联系在一起。似乎所有生活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艺术家,诗人和...
评分 评分“批评思维也象人类在其兴趣所至的各个领域中的思维一样,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比拟手段进行的,因为批评中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同样也是类比性质的争论。……许多概念对于澄清艺术的性质和标准都极有裨益。然而这些概念并非获自对审美事实的简单考察,而似乎是从那些有益的类比物中发掘出来的。这些类比物的属性由于隐喻性的转义而成为了艺术作品所固有的属性。据此,从新古典主义批评到浪漫主义批评的变迁,可以初步表述为批评术语中典型隐喻的根本变化。”
评分这么好的书居然没有心情细细的看就草草的翻完了真是暴殄天物。但得到的也很多了,三个字的书名就说明了很多问题。关于四者关系。
评分小时候看的,都忘了内容了 镜与灯是两个隐喻,镜像与洞穴(心灵)之光
评分“批评思维也象人类在其兴趣所至的各个领域中的思维一样,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比拟手段进行的,因为批评中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同样也是类比性质的争论。……许多概念对于澄清艺术的性质和标准都极有裨益。然而这些概念并非获自对审美事实的简单考察,而似乎是从那些有益的类比物中发掘出来的。这些类比物的属性由于隐喻性的转义而成为了艺术作品所固有的属性。据此,从新古典主义批评到浪漫主义批评的变迁,可以初步表述为批评术语中典型隐喻的根本变化。”
评分文艺理论必读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