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尔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也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在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合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但他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
本书是从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学之林精选出的不同代表性的传世名篇。作品启迪着我们的心智,呵护着我们的心灵,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对广大读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格、修养、心态、志趣、能力等方面有着这样和那样深远的影响和熏陶。
这是巴尔扎克的一部代表作,高老头临死之前哭天喊地地想见女儿们一面,但这丝毫也感动不了女儿们的冰冷心肠,这使他悟出了金钱社会的残酷无情:钱可以买到一切,甚至买到女儿。高老头死后,拉斯蒂涅在他的两个女儿之间来回奔走,希望能筹措一笔治丧的费用,但是毫无结果,她们甚至连见都不见他一面,理由是:先生和太太谢绝一切宾客,他们的父亲死了,都悲痛得不得了。最后,在送葬的行列里,出现的是这两家“有爵徽的空车”。巴尔扎克用他辛辣的笔,把这两个女人卑鄙的心理,虚伪的面孔,毫无人性的冰冷心肠揭露得淋漓尽致。
“我曾走遍世界,人们见我无处不在。” 伏脱冷的这句台词让我想起了《圣经》约伯记中撒旦回答耶和华的话语“我从地上走来走去,往返而来”。 伏脱冷是个老于世故的人,其他人在他眼前都像个孩子。青年大学生欧也纳像张白纸,任凭他人在这张上写下个人的痕迹。 看到中间,我...
评分不知道为什么,巴尔扎克描写人总让我联想到捏面粉团。读他一个星期,像看到一堆疙里拉瘩的面粉团陈列眼前。我的心沾满了面粉。有时激动起来,忍不住打个喷嚏。 激动过后又很快忘记。因为他们进不到人心里,或者不许人进到他们的灵魂深处。巴尔扎克像某一类雕刻家,对运动状态...
评分《高老头》是人间喜剧的代表篇,于是我们总得先说清喜剧与悲剧的问题。由此篇我们便可领略所谓悲剧与喜剧气质上的不同。悲剧以英雄人物为主角,表现人的超越性(尤其通过苦难),其带来阅读感受必然是崇高与净化。也就是说,情节的悲惨凄苦并不意味着悲剧的定义。《高老头》虽...
评分黄舒骏在《纪念1995》里唱过“全台湾都在R&B,全美国都在RAP,只有流行,没有音乐,我看你眼不见为净,也是好事一件”。 是的,正如R&B在乐坛的走红一样,几乎全体文艺青年们提起法国文学都是杜拉斯、萨冈、萨特、加缪,诸如此类。 什么浪漫破碎的语言,什么独辟蹊径的词汇,这...
评分像是“谁偷了我的奶酪?”的问题一般,《高老头》的将近二十几万字,最直觉的给我这个疑问“谁弄脏了爱?”。看起来五个字简单的问题,在书中高老头和青年拉斯蒂涅两个平行又交叉的故事的开展中愈渐清晰,在寒酸的公寓和豪华的贵族沙龙这两个不断交替的舞台上愈渐严肃。 习惯温...
太吝啬了
评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养而不教,错而不悔悟,时代造就人,也不一定是必然
评分印象最深的人是拉斯蒂涅。一个在正义与欲望之间反复摇摆的青年。在屈服与反抗的间隙中徘徊不定。而这样的青年时至今日,依旧常见。
评分又是一个通宵看完,唉。夜晚太亢奋了
评分社会社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