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

牡丹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汤显祖(1550—1616),江西临川人。十四岁进学,二十一岁中举。少年时受学于泰州学派创立者王艮的三传弟子罗汝芳。泰州学派和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异趣。万历三年

(1575),汤显祖刊印了第一部诗集《红泉逸草》。次年,他在南京国子监游学,刊印了第二部诗集《雍藻》(佚)。作于万历五年至八年(1577—1580)的诗一百四十三首(题)和赋三篇、赞若干首编为(问棘邮草),曾受到诗人、曲家徐渭的热情称赞。从隆庆五年(1571)起,汤显祖接连四次往北京参加三年一度的进士试。后两次考试时,他已经颇有文名,受人瞩目,却因谢绝首相张居正的延揽而落选。万历五年(1577)考试失利,他试作传奇《紫箫记》三十四出,全剧未完。

万历十一年,张居正逝世的次年,汤显祖才考中进士。次年秋,任南京太常寺博士。两年后改任詹事府主簿。后升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汤显祖一到南京,就卷入新旧两派朝臣的斗争,

以致他的未完成旧作《紫箫记》也被怀疑为讥刺朝政,遭到查禁。万历十五年,他把未完成的《紫箫记》改写成《紫钗记》。

万历十九年(1591),他上了一道《论辅臣科臣疏》,对朝政作了猛烈的抨击,被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史。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被任命为浙江遂昌知县。万历二十六年弃官回到临川。传奇《牡丹亭还魂记》在此时完成。万历二十八年完成《南柯记》,次年创作《邯郸记》。这时出世思想对他影响日深。《邯郸记》反映了封建大官僚从起家发迹直到死亡的历史,作者所否定的并不是人生一般。

万历三十四年,当汤显祖五十七岁时,他的《玉茗堂文集》在南京刊行。他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逝世。五年后,《玉茗堂集》问世,编刻草率,缺点不少。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作者:汤显祖
出品人:
页数:325
译者:
出版时间:2000-3-1
价格:12.00
装帧:精装(无盘)
isbn号码:978780518459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古典文学 
  • 中国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对这本书进行评价嘛,我这样评价:汤显祖同学的部分,得五颗星星,端的是好文,然后呢,编者的部分,可以直接扣掉至少两颗星星了 这个版本有这样几个问题: 1. 错别字太多,硬伤不少,看的蛮头大的 2.应有的注释不足,很多地方还是需要注释的详细点的,不然年代隔了那么久,社...  

评分

一是有些硬伤,疑似错别字,我以为可能是手误或输入错误。 如本书第三十一页,正文印作“步步矫”,而右侧注释又写作“步步轿”,我印象中原版本都作“步步娇”,立即向后翻查本书,果然,在本书第七十七页,又印作“步步娇”。翻看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全作“娇”字,没听说...  

评分

记得在考研复试时导师问我为什么会喜欢《牡丹亭》,问道:“是周围的环境让你觉得压抑,还是你自我压抑?”并且说,那是写特定环境之下的特定心态,言下之意是,这种心态应该无法引起现代女性的共鸣。 当时,我并没有做出回答,因为我不知道如何反驳,但我能够确定的只有一点,...  

评分

一是有些硬伤,疑似错别字,我以为可能是手误或输入错误。 如本书第三十一页,正文印作“步步矫”,而右侧注释又写作“步步轿”,我印象中原版本都作“步步娇”,立即向后翻查本书,果然,在本书第七十七页,又印作“步步娇”。翻看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全作“娇”字,没听说...  

评分

一是有些硬伤,疑似错别字,我以为可能是手误或输入错误。 如本书第三十一页,正文印作“步步矫”,而右侧注释又写作“步步轿”,我印象中原版本都作“步步娇”,立即向后翻查本书,果然,在本书第七十七页,又印作“步步娇”。翻看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全作“娇”字,没听说...  

用户评价

评分

1

评分

《牡丹亭》有两点最打动我:一是其精妙的语言艺术,汤的书写真正做到了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每一字每一词都用得精准、生动、鲜活,整部作品读来更是音韵和谐、琅琅上口;二是其创作主题的选择——汤表面写“爱情”,实则在写“青春”、在写“人性”。杜丽娘在剧中一遍遍“伤春”,看似是在哀悼春光、思慕爱人,其实是触景生情,惋惜自己久陷深闺白白荒废的大好青春;她与柳梦梅相爱,表面上看仍是传统模式的才子佳人恋爱故事,其实却是丽娘借“爱情”释放自己久受压抑的天性、从爱情中汲取养分补偿自己荒废的青春,“爱情”只是她向封建礼教反抗的一种形式、一种手段。私以为,杜丽娘只是急切需要陷入一段爱情、在爱情中寄托自己的愁绪、激情、欲望,至于爱慕的对象究竟是谁、是不是书生柳梦梅,对她来说并不那么重要。

评分

《牡丹亭》有两点最打动我:一是其精妙的语言艺术,汤的书写真正做到了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每一字每一词都用得精准、生动、鲜活,整部作品读来更是音韵和谐、琅琅上口;二是其创作主题的选择——汤表面写“爱情”,实则在写“青春”、在写“人性”。杜丽娘在剧中一遍遍“伤春”,看似是在哀悼春光、思慕爱人,其实是触景生情,惋惜自己久陷深闺白白荒废的大好青春;她与柳梦梅相爱,表面上看仍是传统模式的才子佳人恋爱故事,其实却是丽娘借“爱情”释放自己久受压抑的天性、从爱情中汲取养分补偿自己荒废的青春,“爱情”只是她向封建礼教反抗的一种形式、一种手段。私以为,杜丽娘只是急切需要陷入一段爱情、在爱情中寄托自己的愁绪、激情、欲望,至于爱慕的对象究竟是谁、是不是书生柳梦梅,对她来说并不那么重要。

评分

《牡丹亭》有两点最打动我:一是其精妙的语言艺术,汤的书写真正做到了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每一字每一词都用得精准、生动、鲜活,整部作品读来更是音韵和谐、琅琅上口;二是其创作主题的选择——汤表面写“爱情”,实则在写“青春”、在写“人性”。杜丽娘在剧中一遍遍“伤春”,看似是在哀悼春光、思慕爱人,其实是触景生情,惋惜自己久陷深闺白白荒废的大好青春;她与柳梦梅相爱,表面上看仍是传统模式的才子佳人恋爱故事,其实却是丽娘借“爱情”释放自己久受压抑的天性、从爱情中汲取养分补偿自己荒废的青春,“爱情”只是她向封建礼教反抗的一种形式、一种手段。私以为,杜丽娘只是急切需要陷入一段爱情、在爱情中寄托自己的愁绪、激情、欲望,至于爱慕的对象究竟是谁、是不是书生柳梦梅,对她来说并不那么重要。

评分

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