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 1905-1972)齣生在美國堪薩斯城的一個貧苦傢庭。他當過農民、鐵路工人和印刷學徒。大學畢業後從事新聞工作,在堪薩斯城的《星報》和紐婚的《太陽報》嶄露頭角。後來他在開往外洋的貨船上當瞭海員,曆遊中美洲,最後到瞭夏威夷,仍然為美國一些報紙供稿。1928年,在中國大革命陷入低潮的時候,他來到上海,擔任《密勒氏評論報》的助理編輯,後兼任《每日先驅報》的特約通訊員。1930年後,他遍訪中國主要城市和東三省、內濛古、颱灣以及日本、朝鮮、荷屬東印度。他在中國西南各省作長時間的旅行,徒步雲南省西部,到達緬甸和印度,訪問瞭甘地和其他印度革命領袖。1931年“九一八事變”時,斯諾正在上海,目睹瞭1932年的淞滬抗戰和1933年的熱河抗戰。以後他到北平的燕京大學供職,同時學習中國語文。在這一時期,他認識瞭美國著名的進步新聞記者史沫特萊,並結識瞭魯迅、宋慶齡等一批民主進步人士,産生瞭冒險進入蘇區采訪中國紅軍的想法……關於斯諾這個人,他的第一任夫人,也是《續西行曼記》的作者威爾斯說:“他個子很高,很瀟灑,有一雙明亮的棕色眼睛和長長的睫毛,他行為自在,從不激動,不發脾氣,他什麼都那麼從容不迫地乾。他喜歡中國。”
斯諾齣版瞭十多部有關中國的書,其中幾部非常重要,他畢生緻力中美友好,成為美國中國問題專傢,並在新中國建立後幾次來華訪問。1970年10月,毛澤東同斯諾進行重要談話,歡迎美國總統尼剋鬆來訪問中國。
斯諾因患癌癥,於1972年2月15日在他瑞士埃辛斯村日內瓦湖畔的傢中去世,終年66歲。
《西行漫記》是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作者真實記錄瞭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寜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嚮全世界真實報道瞭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和周恩來等是斯諾筆下最具代錶性的人物形象。
1937年10月,《紅星照耀中國》由戈蘭茨公司第一次齣版,在世界引起巨大轟動。1938年2月在上海齣版中譯本時,由於當抗日戰爭已經開始,考慮到聯閤統一戰綫等情況,書名改為《西行漫記》。
《西行漫記》不僅在政治意義上取得瞭極大的成功,而且在報告文學創作的藝術手法上也成為同類作品的典範。中譯本齣版後,在中國同樣産生巨大的反響,成韆上萬個中國青年因為讀瞭《西行漫記》,紛紛走上革命道路。
"生命旅程,愿智慧之光照耀一生。" 《红星照耀中国》,一本真实描述红色中国的著作。埃德加斯诺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述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的一点一滴,描绘了坚忍不拔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战士,英勇卓越的革命斗争,以及熠熠生辉的革命理解。大到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
評分《西行漫记》的诞生、流传、风行是一个传奇。 1936年6月,31岁的美国人——《纽约时报》驻华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突破严密的新闻封锁深入陕甘宁苏区进行为期四个月的采访。一个外国人,一个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出于职业追求和个人兴趣放下安宁丰裕的生活...
評分从书的封面和“红星照耀中国”这个名字就断定,这绝对是一本又红又专的政治课本。硬着头皮读了第一篇,果然,实在无法下咽! 后来越读越为斯诺的美式幽默逗乐(他把腼腆内敛的周总理比作小姑娘;他甚至在保安根据地创办“赌博俱乐部”????)、为其白描和叙事的功力折服,以致30...
評分【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P13 在白区 他(指蒋介石)力图把他的独裁统治扩大到西北去,不但要消灭正在奋斗中的苏维埃民主,而且要把老杨(指杨虎城)和小张(指张学良)两人的军队都消灭掉,用的就是使他们相互残杀这个简单...
評分虽然看的是中文版,但像当时许多外国人对中国的记述和报道一样,依然能从字里行间带来一种审视历史的全新角度。印象最深的地方有这么几处: 在去安塞的路上:“……接着我们走到了一个巨石围绕、自然形成的可爱的水潭旁边,在这里我遇见了第一个红军战士。……除了一匹身上披着...
很久沒看這種紅專並進的書籍瞭
评分紅星照耀過中國
评分“附帶說一句,“赤匪”中間流行的一首最有趣的歌麯叫《紅辣椒》。它唱的是辣椒對自己或者供人吃食沒有意義感到不滿,它嘲笑白菜、菠菜、青豆的渾渾噩噩,沒有骨氣的生活,終於領導瞭一場蔬菜的起義。”
评分如果斯諾在此書中對蘇區的描述是真實的話,早期中國共産黨真的很瞭不起。董樂山先生的翻譯好得不得瞭。
评分換一種視角看問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