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里雯杂文集。如果你在这本书中发现了隐藏的激情,它是您自身激情的反射;假如您在这本书中受到了嘲讽,它是您对自身的嘲讽。我希望这本貌似尖刻的书能够在某些时刻唤起美感,某些时刻唤起同情,因为我认为这二者是我们赖以为生的东西。本书文字精美,读来酣畅淋漓,其观点明确,引人深思。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新闻专业教科书里,你还可以看到那条著名的谚语:“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书上说,这是糜烂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观念,是值得批判的。现在这样的批判已经很少听到了。不可否认,对如今全球的新闻业来说,“美化”是情愿不情愿的共同追求,几乎也是惟一的选择。除了宿敌伊斯兰教国家的宣传、和当初因为冷战而留在某些特定国家新闻业中的意识形态痕迹外,CNN的报道已成为各国新闻教科书,普利策获奖作品也已成为各国新闻业的圭臬。
出行的时候,很愿意在包里带上这本薄薄的小册子。覃里雯宽阔的视野让人惊赞。封底的几行评语可能是许知远写的,相当准确,对覃里雯而言,毫不为过。
评分最近吃多了,喝大了,于是身体扛不住的病了。一个人躺着的时候就翻看这本书。其中的慧言慧句颇费眼力,但是记得刚翻开自序部分的时候,我就被吸引住了,并在心里笃定的承诺肯定要看完它,而且是一字不落。里面有太多句漂亮灵动的,让我瞬间秒杀的句子,我迷恋这种冷酷的气质,...
评分<冷酷的新闻纸> <自序> 第一本书是无足轻重的。。。。。但是我不时陷入妄想:一本自己的书就像份对自己下的判决,结论固然可以通过上诉更改,判决也不会引人注目,不过,你再也不能假装它未曾存在...
评分●结合本人作品交流撰稿心得 内容全面丰富具工具书功能 ●20余年从事政治理论和新闻宣传工作发表各类新闻作品逾4000篇(幅、条),时有获奖坚持培训指导,使数十人成为军地新闻工作骨干 ●帮助军、地机关干部具备较强写作能力而出类拔萃;帮助大、中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以适...
评分“第一本书是无足轻重的”,没记错的话,许知远在《那些忧伤的年轻人》里用过这句话。《冷酷的新闻纸》出版的比较晚,那时覃里雯已经快三十岁了,在经观呆了也有两年时间。在我看来,许知远和覃里雯是打造这份报纸气质的关键人物,许的文字激情四射,而覃的文字理性十足。这让...
非常精辟!思考与文字俱佳!
评分作为一个前南方周末的记者,文字自然不必说,但是和李海鹏相比稍显逊色。
评分阅读量和文字都令人惊艳,当然最令人击节赞叹的是思考的深度和密度。当然不是每篇都维持高水准,有些内容写的太不易于理解,但是有理由以她的最高水准来评价她。
评分作为一个前南方周末的记者,文字自然不必说,但是和李海鹏相比稍显逊色。
评分太过冷峻的论述,观点鲜明,如果文字再有一点诗意就完美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