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靖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战争文学作家,坚信共产主义的非党人士。其父是毕业于黄埔的空军飞行员,著名的“国军”抗战英雄,受伤后获得医院护士的爱慕,结为夫妇,成就当年一段浪漫佳话。温靖邦年轻时梦想做将军,曾越境参加缅共游击队,归国后曾治文学理论,研究中国现代史,其后从事战争文学创作。有丰富的史学基础,文学功力深厚。近十年来,在花城出版社、昆仑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十五部长篇,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多部头抗战纪实小说《虎啸八年》,表现国民党执政初期状况的长篇小说《褐色道袍》、《黑色斗篷》、《灰色短剑》,以及《中原霸王图》、《血路》等。温靖邦的全部作品为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此外,《虎啸八年》不仅为美国各大图书馆收藏,而且北美研究二战题材文学的学者,无一例外地把《虎啸八年》作为中国抗战文学的代表作品加以推崇。《虎啸八年》曾获第十届巴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项,2011年,温静邦凭借本书获“海峡两岸十大优秀中国历史文学作家第二位” ,前五名依次排名为高阳(台湾《年大将军之死》),温靖邦(四川《虎啸八年》),唐浩明(湖南《曾国藩》),姚雪垠(湖北《李自成》),孙皓辉(陕西《大秦帝国》)。
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失去自由,杨虎城下野,蒋介石终于决定抗日。但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国民党军队因为决策层的参预见失误,屡屡造成前线战事的重失利,致辞使用权国土大片沦丧,生灵涂炭……
本书是长篇历史小说《虎啸八年》的第三部,描述抗战初期的每一场大战——东南会战。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政府终于决定在上海主动挑战,,把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引入东南水乡泽国。东南会战于是发生。虽然中国决策集团的软弱令前线战机贻误,淞沪战役最终失败;南京也继而陷落,但这场大战迫使日军投入三十多万兵力,吃尽苦头;而中国军队前线将士的浴血奋战,毕竟迟滞了日军进攻的铁蹄,并为下一场大战——徐州会战拉开了序幕。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形象展示东南会战,情节生动,有看点
评分形象展示东南会战,情节生动,有看点
评分形象展示东南会战,情节生动,有看点
评分形象展示东南会战,情节生动,有看点
评分形象展示东南会战,情节生动,有看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